貓疲 作品

第六百四十六章 江寧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其實是一座相當年輕的城市。因為,作為江寧城前身的六朝古都建業/金陵;其實在“千古一帝”楊廣為主帥,攻滅南陳的時候,就已經被平毀,就連宮城基址都被犁為農田。





因此現在的江寧城,除了江邊那座無法譭棄的石頭城之外;其他城區部分,都是在大唐治下的數百年歲月中,重建起來的產物。儘管如此新興的江寧城,還是依靠得天獨厚的的地理位置再度復興。





乃至最終取代了下游的丹徒,成為了泰興改新中分設兩浙的浙西道首府;緊接著又成與廣陵並列的兩京十六府之一。因此,當雨區事件持續爆發之後,也不由這些地方官員不得不緊張和鄭重其事。





宣州所在的江東道,江寧府所在浙西道,都是東南最為富庶產出豐饒的區域;又與淮南東道、浙東道;構成朝廷東南財賦重地的核心區域和大頭部分。再加上沿海一代富產魚鹽,且商業海貿發達。





因此,自泰興改新之後的上百年下來;各種名目的市稅、商課、舶稅和茶、鹽、瓷、絹的雜稅收入,就遠超過傳統的田賦丁稅數倍、十數倍,因此朝廷在東南八道的進項,就佔據了國入的近半數。





也因當地產出豐足,民間殷富,足以供養的讀書人眾多,人文薈萃、名家輩出的文化傳統。因此由兩嶺、閩中、兩浙、兩淮、江東等地域士人,所構成的海派/通海黨,也是朝中的重要政治集團。





因此這件事態持續擴大,鬧得不可收拾之後;影響不僅是大江水道的航運安全,以及朝廷東南的財賦營收,還有數以百計地方官員的身家前程。因此對解決事態的江畋,也是由衷感激和敬畏再三。





另一方面,身為官僚系統的傳統慣性,總能夠在重大區域災害事件中,報喜不報憂的挖掘一些亮點;或是做出一些喪事喜辦式的淡化處理。但這就需要江畋為首的當事人,予以相應的配合和認同。





比如在這片波及周邊數縣的雨區中,上萬戶口最後只有千餘得救。但也在人口稠密寸土寸金的江東之地,變相導致了上百大小地主家族消亡;留下了幾百傾的無主,或是存在繼承爭議的田土產業。





事實上,在這片發生異變的區域內,雖然因為過多的雨水,變成遍地泥濘爛沼;但也因為那些異類消融和死亡的緣故,讓土地變得格外肥沃高產起來;以至於在持續數年間令各縣的劃界爭議不斷。





不過,這就與當下的江畋無關了。作為當地文官系統之首的布政使等人,不避嫌的私下前來拜訪;就是為了在江畋口中獲得一個態度,一個將涉事地方官員的追責上限,控制在州縣一級默許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