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四百五十八章 兼程


 而其中又分為軍政兩套羅網體系。其中一套為通政司管下,遍及天下上千軍州,乃至一些名城大邑的大羅網;還有樞密院所掌握的,通達四夷九邊城塞的小羅網;兩套並存並聯的地方傳訊網絡。


 此外,就是與星羅棋佈的電報網絡一起,跋山涉水遍佈天下每一座城邑的直/馳道,以及配套的半脫產漕營/護路兵制度。因此,只要是直/馳道所過之處,就少不了這些一路林立蜿蜒的纜線長杆。


 其中直道,乃是就地取材的礦餘、爐渣、瀝青、礫石等材料為奠基,用化石膏/原始水泥膠結而成硬化路面的快速馬車道;而馳道則是多見於平坦開闊地區,用硬木鑲鐵加固的馬拉長車軌道。


 因此,相對之前褒斜谷內猿鳴鳥驚飛的莽荒清寂;駱穀道居然是異常的繁忙和熱鬧。不但各色行人商旅往來如織,沿途三里一鋪、五里一舍、十里一驛、二十里一館;具是人煙嚷嚷、喧囂不絕。


 而且,大多數人在見到了,江畋帶領的大隊官軍之後,也沒有多少驚異和慌亂的形色;反而是紛紛避在路邊的同時,毫不避諱指指點點的議論個不停。彷彿是對於這種情況,早就已經屢見不鮮了。


 江畋甚至還可以看到,在山壁原本被廢棄的古時凌空棧道處,被依照山勢建造起了層層的樓閣館舍;或又是在山谷間奔流的河道上,橫跨而過的寬敞廊橋,以及匯聚在廊橋及其周邊的小市、野市。


 行走在道路上,時不時又能看見被纈刻在山石上,諸如歷代詩人白居易、岑參、元稹、韓琮、崔覲等,所留下的詩文題著,以諸多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後來者的跟風題留,被稱為詩崖的特色風景。


 從周至縣的駱谷驛開始,一路馬不停蹄的穿過:滿山野櫻桃遍佈的櫻桃驛,谷水、黑水、交匯的三交驛,大山狹夾一隅的駱谷關、林關驛,胥水驛、大望驛、梨園寨、華陽關、回河鎮……


 最終抵達了山南西道的洋州真符縣時,也只用了一天半時間而已。然後,再從真符縣的白草驛補充食水,折轉向西南向的興元府境內;大概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抵達了興元府治所所在的南鄭大城。


 而作為天下望要的兩京十六府之一,位於漢中平原/盆地中的南鄭,也無疑是一座典型繁華大邑;而且四下城門大開而商旅絡繹,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受到,之前巡道御史進山討伐失利的影響和波及。


 然而,唯有在見到了親自出來迎接的,興元府少尹呂福光以下的若干文武官屬之後,才能從他們的言談之間,感受到那麼一絲的緊張和憂慮的氣氛;而在江畋抵達之前,當地已重新召集數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