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八百三十一章 找不到參考的帝國

羅志學在安廬巡撫以及一大票官員的陪同下,參觀了合肥附近的幾個縣鎮的小微企業發展情況。

和羅志學預料的差不多,這些小地方因為缺乏足夠的各種資源,想要發展工業的難度非常大,發展的也多是沒什麼技術含量的產業。

主要是一些不需要什麼技術的輕工業,其中紡織業的比例最大,羅志學看到了很僱工人數只有數十人的小型紡織工廠,大部分也只專注於紡織產業鏈裡的其中一環,如紡紗的紡紗,織布的織布,印染的印染,還有部分是紡織成品行業,如成衣、被服、帳篷等等。

除了紡織業外,還有造紙、傢俱、玻璃、釀酒、印刷,火柴,肥皂等等。

此外還有少量的機械類產業,主要是機械加工,生產一些日用品,如生產日用小五金,農具,工具等。

普遍規模都不大,數十人規模大小的最常見,上百人的都很少,甚至還有一些十來人甚至只有幾個人規模的小作坊。

其中的一家小型模具作坊就讓羅志學印象很深刻,這家位於合肥郊區小縣上的小型模具廠,包括老闆在內,全部員工不過十來人,不過模具加工技術卻是非常精湛。

小小的模具廠,竟然還能承接到合肥城內多家大型企業的訂單,甚至都還能接到應天府企業的一些訂單,年產值可以達到八萬多楚元。

考慮到這家模具作坊只有十來個人,這人均年產值都達到大幾千楚元了,這可不是什麼小數目了。

很多企業工廠別看著年產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但是他們的員工也多啊,人均年產值只有數百楚元的一大把呢。

哪怕是人均上千楚元產值的企業,都是比較少的,而且基本都是屬於高技術含量的行業。

通常來說,技術含量越高,設備應用程度越高,那麼人均產值也就越大……因為產品附加值更高,同時大量採用設備代替了人力……

雖然說設備也有成本……但是計算人均產值的時候,可不會設備成本也算進來。

這種小模具作坊,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因為其老闆作為核心創始人以及技術骨幹,一般技術都比較好,因此技術水平還是挺高的。

這種小作坊,不僅僅產值大,老闆賺得多,那些技術人員賺得也多。

同時給地方上繳的稅收也多。

按照目前大楚帝國的一系列商稅法律,僅僅是這家小模具作坊,每年上繳的各種稅收總額加起來,都不會少於兩萬楚元。

兩萬楚元,這可不是後世的兩萬美元,這年頭的大楚帝國‘元’是非常值錢的,每楚元等值純金三點五克呢。

大部分地方里,無技術的普通工人每個月的薪資,也不過兩三楚元左右。

而一些普通,沒啥特殊產值,經濟不發達的縣,每年地方財政收入其實也就只有十來萬楚元而已。

一家每年能夠納稅兩萬楚元的企業,這都值得當地縣衙門重視,甚至保駕護航了……這種企業對於當地官員而言,那都是財神爺……不僅僅當地的發展,哪怕是官員們的薪資都得指望著這些納稅企業的稅收呢。

如今大楚帝國裡很多地方衙門,之所以熱衷招商引資,發展地方經濟,除了發展己方謀圖政績外,也和自家飯碗有關係。

這地方經濟發展都不好,官員們拿的工資也就是個基本工資而已,還想要各種福利?沒錢拿什麼發?

大楚帝國裡地方官員的薪資,可不是由中央財政發放的,而是由地方財政發放的,其工資福利基本分成三部分,一種是全國固定的品級工資,同一品級下,全國官員的品級薪資都一樣。

其次則是職務薪資,比如知縣、縣丞、縣各科科長,副科長,一等科員,二等科員,三等科員,再者就是特殊職業、崗位補貼,如巡警補貼,消防補貼,還有一些高溫補貼,嚴寒補貼等。

這些職務薪資以及規定的補貼,一般由帝國京畿確定一個大範圍,然後各省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在這個範圍內選擇一個範圍。

各府根據省制定的範圍,再確定自家府內的職務薪資以及補貼的範圍。

然後到了各縣,根據府級制定的薪資範圍要求,再自行敲定具體的數額。

這種薪資福利體系,意味著除了品級薪資是全國統一,不能多也不能少外,職務薪資以及法定補貼,都是上頭定一個基準數,然後再給一個允許的波動範圍……你地方有錢你就直接選擇高標準的,你地方沒錢就選低標準啊……上頭一般不會太乾涉。

因此大楚帝國的地方官員們的薪資,具體多少往往和當地的經濟條件息息相關。

比如松江府那種地方,人家地方財政收入多,所以職務薪資以及各種福利補貼都是按照江南省的最高規格確定的。

但是換成一些窮地方,那往往都是按照最低規格來的。

所以哪怕是為了自家的工資待遇,這把地方經濟發展起來都是很有必要的。

地方財政都沒幾個錢,你想要給自己發高規格的工資也發不起啊!

當然,對於真正的主政一方的官員們而言,其實他們也不在乎這點工資,他們更在乎的是政績。

比如安廬巡撫等一票安廬地區的高級官員,當官當到了他們這個層次,普通錢財之類的對他們而言其實沒太大意義了,反正該有的享受都有,不該有的往往還會有……嗯,只要他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