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三十七章 郭全書之卒



            

            

            對印度戰事的主要有功將領們敲定了封賞後,羅志學又下旨設立印度守備司令部,統管印度地區大小一共二十六個殖民地以及直轄領地錫蘭島的地方守備事務。

陸軍方面的印度派遣軍則是改編為陸軍第二十四軍,這是過去十年裡,繼南洋地區的第二十二軍,扶桑地區的第二十三軍之後,大楚帝國所設立的第三個野戰軍。

未來第二十三軍將會作陸軍在印度地區的主要野戰兵力,轄有一個甲等師,即第七十二師。

原有印度派遣軍原有兵力八千多人,再加上從南洋地區抽調過去的一個混成團合編為第一百七十八師,這個師乃常備乙等師。

另外一支從南洋增援過去的甲等師第十八混成團則是升格為陸軍第十八混成旅,兵力擴充到八千人規模,這個旅也是甲等師的編制。

此外還有一個之前從國內抽調過去的第二十七重型炮兵團,也將會繼續留在印度並加入第二十四軍。

羅志學還決定從國內抽調一個騎兵旅前往印度,以確保第二十四軍方面擁有足夠的騎兵力量。

而上述的擴編以及增援騎兵部隊,實際上主要還是為了補充近衛軍部隊回國後的空缺,因為當地戰事結束後,近衛軍就會把兵力調回國內。

這也是近衛軍外派作戰的傳統,要打仗的時候臨時排上去打仗,打完回國,是不會在外地長時間駐防的。

而近衛軍的五千多人戰鬥力不弱,等他們回國後,陸軍方面自然要抽調兵力來填補他們的空缺。

需要填補空缺的還有一部分海軍陸戰隊的人員,人家海軍陸戰隊也是,需要登陸作戰的時候才會抽調過來和陸軍一起打仗,打完登陸作戰後海軍往往就會把陸戰隊調往其他地方。

畢竟海軍的陸戰隊數量有限,而任務也比較繁重,海軍的十幾個陸戰團常年都是調來調去的,很難和陸軍一樣,在某一個地方長時間駐防。

把印度地區的兵力簡單調整後,剩下需要羅志學親自處理的印度軍務就不多了,一些更細節的東西自然有軍務院那邊的將領們處理,用不著羅志學操心。

搞定軍務後,羅志學就把精力放在了印度方向的政務上,為此他把禮教部、民政部、吏務部等部門的文官首腦們喊過來開會。

商討在印度地區各殖民地以及錫蘭島這個直屬領地的治理問題,還有後續的移民屯墾問題。

對於在印度地區設立更完善的行政機構,派遣相應官員這種事,吏務部方面早有預桉,同時也有著豐富的經驗。

剛擔任吏務部尚書沒多久,也是大楚帝國曆史上第二任吏務部尚書的石德義建議把錫蘭島效彷馬六甲、爪哇島等地直接設省。

不過考慮到錫蘭省以及印度半島上的大量零散的沿海殖民地,錫蘭省暫時不單設巡撫,而是繼續由印度巡撫統管。

當然,換個說話其實也可以認為是把印度巡撫變成了錫蘭巡撫,然後由錫蘭巡撫兼管半島上的諸多殖民地事務。

總之,印度地區裡暫時只設立一名巡撫,同時設以錫蘭省,多個殖民地州府縣,如孟買州、國啊州、戈河州,蘇拉特縣等。

隨即民政部方面建議,今年開始加大對錫蘭島上的官方移民,並且把往印度方向的印度活動,最近幾年要重點放在錫蘭島上,爭取三五年內徹底完成錫蘭島的土著驅逐以及肅清,確保五年後錫蘭島上的只有大楚帝國的子民。

大楚帝國的移民事務,一向來都是由民政部下屬的移民司所管轄的,不僅僅負責國內的移民流動,同時也負責海外移民流動,過去這些年來移民司所提倡的驅逐一地屯墾一地的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成功。

在馬六甲以及爪哇島,婆羅洲以及呂宋島等地都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其中相當多的地方,已經沒有了土著的身影,只剩下勤勉勞動的大楚帝國移民了。

這一次,他們準備在錫蘭島上也這麼幹。

隨後工業部門的負責人季德華表示,受到軍方的邀請,工業部門也將會在錫蘭島上籌建一系列的國防產業,主要是設立若干彈藥廠、戰艦維修廠,槍炮維修廠等前線大軍迫切需要的國防產業。

因為距離遙遠,運輸困難的問題,楚軍一向來都有在前線設立小型應急兵工廠,就近供應前線的大軍的傳統,如早期設立嘉峪關兵工廠就是這種典型的前線兵工廠,主要生產彈藥和修理槍械,炮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