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三百一十五章 二年式步槍

    加上將士們也好,其他人也好,都習慣直接稱之為火槍,甚至民間還繼續稱之為鳥銃呢。

    這一次羅志學通過聖旨的方式直接賜名,也算是推動武器裝備的名稱正規化,別老是亂七八糟的叫。

    軍械部那邊也是感受到了羅志學推動武器稱呼正規化的意圖,很快就明文下發各部,要求在正式文件裡,對武器裝備一律採用正式編號稱呼,不準以簡單的火槍,火炮等作為代替。

    同時還附帶了一份最新的武器裝備的編號。

    如今廣泛裝備的火繩槍,被稱之為元年式步槍,其他的幾種野戰炮、臼炮,也帶上了年份編號,基本都是元年式。

    畢竟這些槍炮大部分都是去年大規模量產並服役的。

    如此也就有了‘元年式兩斤半野戰炮’‘元年式五斤野戰炮’‘元年式十八斤臼炮’‘元年式四十八斤臼炮’等正式的稱呼。

    當然了,雖然軍政部這麼幹了,但是底下的將士們日常時候,依舊不會這麼說,基本都是直接說成兩斤半炮,五斤炮、九斤炮、十八斤臼炮等。

    但是這個二年式步槍,本來稱呼就很簡單,再加上為了和第一款的火繩槍以示區分,因此人們稱呼的時候,倒是直接稱之為二年式步槍,或者是二式步槍。

    二年式步槍,採用武昌槍械研究所自行設計的槍機,擁有完善的阻鐵、保險、防風防雨等結構。

    槍管以及槍托設計,在元年式火繩槍的基礎上進行稍微改進,口徑為十八毫米,槍重四點二公斤,槍管長一米二,全長一米六(帶槍刺兩米一)。

    在之前的密集實彈測試裡,熟悉該火槍後的火槍手可以做到每分鐘兩發到三發的射速。

    最大射程……嗯,這個沒意義。

    最大有效射程的話,可以打一百三十米,不過即便如此命中率也會非常低,實戰中不建議這麼打。

    經過對不同距離的實彈測試裡,最終確定最佳有效射程為六十米到一百米,在這個範圍裡,殺傷力可以確保,精度也可以保證。

    而最佳殺傷距離則是三十米,在這個距離上,精度已經可以提升到非常高了,而威力也相當驚人。

    這個距離上,這款火槍打出去的子彈可以擊穿大約一百二十毫米厚的硬木,或大概十毫米的鐵。

    這麼說可能不夠直觀,簡單來說:一個重甲步兵裡頭套一層鎖子甲,中間套一層布面甲,外頭套一層魚鱗甲,這種防護在戰場上已經屬於極端防護了,再多士兵都支撐不起來了。

    但是面對楚軍的火槍照樣扛不住……打起來就是一槍一個洞!

    嗯,不僅僅是現在的二年式燧發槍威力這麼大,其實以前的火繩槍威力也這麼大,要不然明軍對楚軍槍炮犀利這個評語是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

    性能之外,還有兩項羅志學最為關注的數據,那就是成本以及產能。

    而這兩項往往也是息息相關的。

    工業部方面經過詳細論證之後,向羅志學報告了產能以及成本。

    第三百一十五章  二年式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