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

    洪承疇所部的大部分主力,現在都已經抽調出來,駐防在關中府、西安府以及河南汝州、河南府等地和保賊幹架了。

    短短半年之內,明廷的心腹之患就從東擄和流賊,瞬間變成了保賊。

    而且這保賊的威脅更大,勢頭更兇猛,就像是一柄利刃,直接插入了明廷腹地,讓明廷不僅僅難受,而且隨時都有徹底崩潰瓦解的可能性。

    面對這樣的保賊軍,說實話楊嗣昌自己也是心裡沒底了。

    在賊軍渡江南下之前,他還指望著能夠拖延幾個月的時間,能夠讓朝廷有時間集結更多地區的兵力實施封堵圍剿戰略,爭取把保賊扼制在楚北地區。

    但是隨著保賊渡江南下後,原先的圍堵戰略面臨著破產的危機,因為這一系列的封堵戰略裡,武昌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有武昌在,才能夠把保賊軍封堵在長江以北,進而把保賊軍扼制在楚北地區。

    然而現在武昌還能守住嗎?

    楊嗣昌對此很悲觀!

    過去幾個月裡,他持續蒐集瞭解保賊軍的所有信息,尤其是對朝廷和保賊軍的幾場大規模戰役進行了詳細的瞭解。

    最後發現了保賊軍的戰鬥力驚人。

    在野戰裡依託快速機動的火炮往往能佔據巨大的優勢,就連攻城也是犀利的很,鍾祥一戰徹底讓明廷的諸多高層們都知道了保賊軍的強悍攻堅能力。

    連東擄都不具備的攻堅能力。

    東擄雖然野戰也很強悍,打的薊遼邊軍沒脾氣,但是他們的攻城實力也就那樣,要不然這麼多年來也不會被明廷死死的擋在山海關以外,想要入關劫掠都得繞道蒙古了。

    面對這樣的保賊軍,要怎麼打?

    楊嗣昌不知道!

    這都不僅僅是戰略安排是否妥當的問題了,更重要的是保賊軍戰力太強,不管己方做出什麼樣的戰略安排,但是連城都守不住又能怎麼辦?

    在常德老家的楊嗣昌思索了好幾天後,又和當地官員以及自己的幕僚們反覆商討之後,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或者說找到了應對辦法,然後寫了奏摺,並派遣五百里加急繞道江南送往京師。

    他在奏摺裡這麼說:

    “保賊之強,全賴於槍炮犀利,尤其是其輕便小紅夷炮更是屢次在大戰中重創我官兵。”

    “又保賊劫掠錢糧甚多,賊兵皆一日三餐飽腹,身強體壯,身披重甲亦可健步如飛。”

    “我官兵缺槍少炮,糧餉更缺,饒是將士有心殺賊,亦無殺賊之力。”

    “如今之計,唯有廣造槍炮,徵集錢糧,編練新軍以剿之。”

    “臣已經廣尋工匠仿保賊之新式槍炮,又尋得保賊連槍炮新軍之法,欲師賊之長以制賊。”

    “待我造出輕便紅夷炮兩百尊,新鳥銃五萬杆,甲兩萬副,平定保賊旦夕之間。”

    “然工匠易求,槍炮易造,錢糧卻多有不足,有心造槍炮練新軍,奈何錢糧不足,臣懇拔銀五百萬兩以造槍炮厚甲,編十萬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