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第915章 流金歲月(46)二更

    林雨桐:“…………”民間那順口溜是怎麼說的?七鬥八斗坐著走,九鬥十鬥清福享不了。還有一種說法是,九鬥做太守,十鬥全,生個小子中狀元。

    人家在誇咱家的孩子呢,不能再反駁下去了。

    於是,家裡就多了一個金斗。

    金斗的降生在楊淑慧看來,就是特別有財運的。因為兒子的四海農具廠的農具,上了火車,朝外省運了。

    火車站距離自家這邊有多遠呢?七八里路吧,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小站。這個站距離縣城真不遠,且靠著公路,下了火車再去縣城很方便。各個鎮子去縣城的車都得從這裡過。

    而火車站距離自家鎮上,按照現有的路,還是比較遠的。但是換小路,真就是七八里路而已。因著是小路,這次的貨都是人力拉著架子車運過去的。但不管怎麼說,是賣到省外了。

    四爺就考慮,能不能將這一條路放在規劃裡。最近他在跑公社,這事得公社出面,上面才能答應。

    這個事對公社是有利的,這極大的方便了這邊公社的出行,也更有利於百姓把農特產帶到城裡去賣掉。從公社挑著擔子走七八里路,不遠!花幾毛錢就能到平洲,花一塊上下就能到省城,這是大大的好事。

    縣上並沒有卡,人家當時選這個做火車站的時候就已經計算過的。車站放在這個地方,輻射範圍最廣!但還是那句話,想修路,上面沒錢。

    沒錢就沒錢,四爺找有關部門,私人出資,修這條路。但是需得有關部門規劃,需得他們定標準,然後驗收。

    但這不是一天能定下來的,再著急沒用!然後人家就說,“先平整出來,能用就行!瀝青路還是夏天修吧。”

    夏天溫度高,瀝青融化需要熱量,夏天修的話成本低。

    於是,年前這點時間,四爺是早出晚歸,把周圍幾個村的男勞力都抽走了,幹活給錢的。把這路給處理平整了,地基都打好。花錢買了煤渣來,在路上給再給鋪了一層。

    一條從鎮子上延伸出去的路就這麼鋪平了!

    年前了,四爺和桐桐帶了不少東西,也上了這趟列車,兩人是往平洲去的。一是要過年了,得接金明明;二是四爺想找兩輛舊卡車,看能不能買來。老是靠人力是不成的。

    車站是新的!大堂蓋的像是哪裡的禮堂,青磚灰瓦,地方真不大。

    但車站內特別熱鬧,都是帶著貨物往城裡去的,凡是帶貨的,都給的是貨倉的票,裡面沒座位,就是一節空車廂。這火車不快,大部分人都帶著小馬紮呢,這麼著反倒是方便了。因著四爺和桐桐帶的東西多,人家直接給了貨倉票,也行吧!就這麼一點路,站一會子就到了。

    坐火車到平洲需要一個半小時,下車後,在車站門口好容易擠上公交,才到了家屬院。

    家屬院有一些新的建築,三層的筒子樓大家都稀罕這種住房。反倒是老的建築,像是民國的房子,而今沒人愛住了。林雙朝就住這裡。

    一排排老建築怕是建國後查抄的公產,這在當年住的都不是一般的人。

    到的時候,家裡的大門開著呢,吳秀珍在院子裡晾曬被褥,看見兩人愣了一下,“這麼快呀!還想著你們到的晚了今晚能住一宿,這不,被褥都給曬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