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三章 再打靉陽(二)

靉陽明軍自上次巴雅喇進犯失敗以後,發現“回回炮”、“野驢炮”、弩炮等重型武器在實戰中很有效,因此卯足勁兒日夜打造。

 

這些武器的原材料可就地取材,人手也是現成的。在支付工錢的情況下工匠們幹勁兒十足,保質保量打造這些大傢伙。為了烘乾材料和加快進度,楊林甚至建起了佔地較大的暖房,每天都會有新造的重武器被送到暖房中烘乾,然後推出來裝備隊伍。

 

截止現在,明軍裝備的這些重武器數量足足有二百七八十架(門)之多,平均每面城牆分配了五六十架(門)。對於靉陽這樣的小城來說,裝備重武器的程度那是相當高。再加上楊林傳授的後世炮兵戰術戰法,靉陽明軍的戰力又得到提高。此時他們士氣高昂、上下一心,發誓任何膽敢來犯的敵軍都將遭到迎頭痛擊。

 

自巴雅喇第一次進犯靉陽失敗以後,明軍中就湧現出了一大批會操作重武器的人才。這些人要麼是在籍的現役官兵;要麼是民兵中的突出者。他們對於如何使用和操作重武器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而楊林更是對這些人進行集中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和了解重武器的性能。這也為楊林後來組建精銳的炮兵勁旅打下了基礎。

 

靉陽城外防禦工事不僅得到修繕和加固,城內防禦工事的修建也沒閒著。按照《守城錄》的方法,城內不僅修建了柵欄和費了好大力氣挖掘了壕溝,各個街道和衚衕也都修建了街壘和陷阱。每座房屋的門窗也都根據需要進行了加固或釘死。房上還有木梯相連便於行動,並有塔樓用於瞭望。

 

總之,楊林基於前人的經驗和方法,再結合後世城市攻防作戰的案例。他要把靉陽打造成“東方的斯大林格勒”絕不是空想。為此他還把各哨劃分成了眾多的作戰小組,完善了指揮作戰結構,準備一旦城破就轉入巷戰。若不是現在天寒地凍無法挖掘地道,否則靉陽地下早已是暗道縱橫。

 

不過靉陽挖掘地道形成新的防禦體系是早晚的事,因此楊林早已把地道的施工草圖畫好,並得到了專業工匠的認證,就等著天氣轉暖就開始施工。這也意味著一旦有入侵者攻入城內,將遭受他們認知以外的攻擊。

 

手下人將敵軍擁有“回回炮”的消息報告給楊林,他下令如果敵軍這三架回回炮要是進入己方重武器射程,務必集中火力打掉它,不給對方靠近城池的機會。其實他早就發現了後金軍這三輛“回回炮”。但他不知道對方的回回炮能否實戰,所以才下達了務必打掉的命令。

 

要說打造這些有些脫離時代的重武器,楊林絕對是行家,因為他有著豐富的後世知識。他拿著千里鏡仔細觀察,發現這三輛“回回炮”雖然外形與自己打造的差不多,但是整體框架高大,移動的時候重心不是很穩。這就表明它根本無法發射彈丸。再看梢杆、拋鎖、橫樑等部件做工極為粗糙,一猜就知道這玩意兒質量堪憂。如果猜得沒錯,這肯定是李永芳為了取悅努爾哈赤臨時趕工弄出來的樣子貨。目的不外乎就是給這些沒文化的女真人打氣兒用的。虧自己方才還小心萬分要打掉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