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二百四十二章 勿失禮數

可以說靉陽明軍炮兵在楊林的訓練和指揮下,開始從依賴炮手個人經驗和習慣作戰的方式,開始向正規化、規模化的作戰方式轉變,已經成為決定戰役、戰鬥勝負的重要力量。這一點從獾子溝伏擊戰就可以看出了,當時僅僅兩門火炮就將後金軍領兵將領壓制的死死的,致使其指揮系統失靈遭受重大損失。發揮出了炮兵最大的作用。

可以說是楊林首先改變了這個時代炮兵在戰場上的作戰方式,把火炮從輔助地位變成主要地位。他延續的是後世中國軍隊的“大炮兵主義”思想,用最優勢的炮兵火力先重創敵軍,然後再出動其他兵種完成後續的戰鬥。在此期間炮兵則不斷提供火力支援。而歐洲能認識到這一點,則要等到一百五十多年以後拿破崙出世了。

所以後金軍在面對楊林指揮的明軍炮兵時,心裡沒有陰影那是假話。即使面對原始火炮——回回炮、野驢炮時,他們的心裡也是忐忑不安、七上八下。他們個人的勇武在對方猛烈炮火面前一文不值,任何逞能和魯莽行為都可能導致喪命。對於這一點,後金牛錄額真哈拉布哈、西林覺羅等人是深有體會。正如他們所言和疑惑的,火炮咱們又不是沒見過,可為啥到楊林手裡就變得這麼厲害了呢?這也是努爾哈赤把楊林列為“最難纏、最危險的敵人”的重要理由。

城外,努爾哈赤等人還在繼續觀察靉陽的城防。阿敏對明軍的火炮心有餘悸,再次提醒努爾哈赤等人要注意這一點。他還介紹了靉陽明軍的戰術戰法,說對方能打硬仗、惡仗。而且除了有火炮、回回炮、“獸軍”、鐵甲戰馬助陣以外,還有能在夜晚發出巨大光亮的“呲花”(照明彈)。

阿敏說,巴雅喇當初偷襲靉陽,本以為趁著夜色可以輕易蹬城。沒想到在這種“呲花”的照耀下,全軍人馬蹤跡皆顯、避無可避,遭到明軍重大殺傷。所以在夜間作戰一定要注意這種“呲花”。

一同前來的哈拉布哈、西林覺羅也證實了阿敏的話,他們懇請大汗等攻城時一定要讓自己去打前鋒,以便給死去的弟兄們報仇。

努爾哈赤先前也聽過阿敏他們的報告,對於“呲花”是何物他不清楚。但現在聽來這些卻更加直觀,也更加有印象。他雖然下令讓部下多打造雲梯和木板以便突破城外障礙。可他也知道,明軍是絕不會眼睜睜看著己方行動不管的。對於這一次能否攻下靉陽,征戰多年的他第一次感覺心中沒底。對楊林這位明軍後起之秀感到了一股巨大的無形壓力。

可即便如此,努爾哈赤也沒表露出來哪怕一絲的擔憂。他依然按照既定的部署將各旗駐紮在城外,做出長期圍困的架勢。他非常瞭解漢人中那些軟骨頭的德性,只要把城池圍上那麼幾天,總會有人架不住這種壓力暗中來聯繫他。因為他打清河、撫順等城時就是這麼幹的。

努爾哈赤還派出大批遊騎在百里範圍內四處逡巡,防止有明軍援軍到來而不知。然後撥出偏師嚴密監視靉陽通往外界的道路,做好了圍點打援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