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可戰之兵

    楊林這段時間依舊忙碌不堪,重點放在新兵整訓和經略標營的合練上。新兵都是從災民中招募的,除了其中有少量原衛所的軍戶外,其他人根本就沒有軍事基礎。不抓緊時間把他們練出個大概模樣,打起仗來就是去給人家送人頭。

    不過楊林也不打算讓這些人直接上戰場,而是經過基礎的訓練後讓他們去當投石車、弩炮的操作手。只要讓他們見識過實戰,那麼經驗自然就會多起來。

    至於與經略標營的合練則要容易些,大家在一起就是互相熟悉各自的戰法,然後求同存異儘量把之間的差別縮小。

    例如經略標營的火槍兵佔到總人數的四成,習慣在開戰前以火槍打亂敵方的陣形,然後步兵上前準備迎接對方衝擊。等兩軍廝殺在一起的時候,火槍兵向兩側伸展迂迴,從側面攻擊敵方的兩翼。

    而靉陽標營主要裝備冷兵器,輔以少部分火器。作戰時先以標槍打亂敵軍陣型,然後以步兵呈波狀持續進攻敵方戰線,同時騎兵與少數步兵向兩翼包抄迂迴。兩者相比,一個是被動防禦然後防守反擊,一個是主動進攻衝陣破敵。這就需要雙方達成一致,避免作戰時步調不一致。

    楊林組建滑雪分隊的步伐也沒停下,他挑選身體素質好、領悟能力強的官兵進行訓練。然後再讓這些官兵去教習其他官兵,以點帶面,增強靉陽標營冬季作戰和機動能力。他們先從基本的擺臂、蹬腿、體能進行訓練,然後是滑雪的姿勢和動作等一些技巧訓練。他們雖然只有二、三十人,但是進步很快,官兵們士氣也很高。

    楊林也並不是無所不會的全能型人物,他對滑雪的理論知識多一些,但是實際經驗還是欠缺。只能和官兵共同摸索,逐步完善訓練內容和技巧。可惜他們才訓練了七、八天就中止了。因為被捕的後金細作安巴經受不住酷刑,供述了後金軍即將進犯的消息。

    楊林秉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一邊派快馬向上司馬進忠報告,一邊緊急向周邊各墩臺傳令。命他們毀掉一切帶不走的東西,火速撤向靉陽。

    戍守墩臺的官兵多是老卒和他們的家屬,墩臺既是他們為國戍邊之地,也是他們生活了多年的家園。在得到軍令後即便心中有萬般不捨,可也得堅決執行。

    老卒們強忍熱淚,顫抖著雙手填死水井。殺掉帶不走的牲畜家禽,燒掉墩堡、哨臺、材垛、畜棚和房舍。背上簡單的行囊和兵刃,一手拽著老妻一手牽著孫子孫女,一步一趨的離開了家園......

    靉陽全城軍民也得到了敵軍即將來襲的消息,他們沒有恐慌。按照平時的保甲制度按部就班,該幹什麼幹什麼,沒有一絲慌亂。

    從次日開始,大批斥候頻繁出入城中。他們往來交替在冬原上策馬疾馳,不斷將最新的軍情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