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一百五十九章 靉陽標營

    “喔,好吧。”楊林撕開信封火漆,抽出信箋看起來。只見信中主要說了六點內容。

    第一點就是說明為什麼有很多百姓隨軍到靉陽。原來遼東各邊城在這兩年相繼被後金攻陷焚掠,倖存百姓無家可歸又害怕後金軍再來,便都跑到瀋陽、遼陽、廣寧這些大城去避難。他們無依無靠食不果腹,每天就靠著官府施的一點兒粥勉強活下來。

    後來熊廷弼到職,招募兵丁安撫流民。這些難民看到了一絲重歸家園的希望,便都前往瀋陽等著官府安排重返家鄉。在這裡他們雖然聽說了楊林帶兵打了勝仗,靉陽生活穩定還有充足的糧食,另外還有很多未開荒土地的消息。但他們並未在意。

    等熊廷弼微服私訪從靉陽回來,押著汪善等人的囚車招搖過市的時候,官府的告示也張貼出來了。說瀋陽官倉裡的糧食不足以養活大家,反倒是靉陽糧食充足,到哪裡可分發土地和糧食,有願去的人可隨去增援的官軍前往。

    難民中很多人早就餓的奄奄一息了。得知這個消息後也不管後金軍能不能攻打靉陽,總之先活下去再說吧,結果有四五千人響應了這個號召。

    熊廷弼倒不是故意給楊林出難題,因為瀋陽城內有數萬難民,城中存糧實在有限。他擔心飢寒交迫之下產生民變。所以他看到靉陽官倉裡那山一樣高的糧垛後,就決定把這些難民分流出去。

    第二點是說張春只是負責將人馬帶到靉陽,他不能留在哪裡。因為熊廷弼手下缺人,瀋陽這邊還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張春處理。另外按照朝廷以文制武的規矩,張春留在靉陽那麼他就是最高長官,楊林就得聽他的調遣。可張春不熟悉靉陽駐軍情況,貿然換將實為不妥。

    第三點是說偵緝隊、還鄉團得到經略府衙和遼東都司的批准,可以建衙辦公了。但是經費要自籌上面不撥付。行政上歸靉陽備禦公署管轄。

    另外蘇赫巴魯、莫日根的官身也確定了下來,均提為把總之職。蘇赫巴魯世襲百戶的身份還要朝廷核實和批准,能否通過誰也不敢保證。其手下蒙古官兵的職務由楊林自行任免,到時在經略府衙和遼東都司報備即可。

    第四點是說熊廷弼已將楊林戰功、戰法和平虜策略上疏給朝廷,至於朝廷如何安排要慢慢等結果。

    第五點是說熊廷弼回到瀋陽後沒有耽擱,經過多方籌措為楊林收集到三門佛郎機大炮、盔甲五百副、四個月的糧餉、一萬餘斤火藥、百餘支火銃、千餘枚各式炸炮、若干箭矢彈丸等一批武器和物資。

    為此熊廷弼還感到很無奈,說這些物資數量太少了。可是沒辦法,大批軍械物資都在薩爾滸之戰中損失了,想在短期內得到補充實在很困難。另外他還把自己的千里鏡送給楊林,希望能在戰事中為他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