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使團

    金彥春的官職在朝鮮可是五品官,但是在楊林面前還是要自稱下官。他倒不是自降身份,而是朝鮮官員在面對明朝官員時多這麼自稱,以表示對宗主國的恭敬。

    “這倒是可以。不過我軍現在深入敵境孤立無援,時刻處於戰鬥狀態,抽不出多餘人手保護各位。所以請各位照顧好自己,千萬不要掉隊或與大隊走散。”

    “好好好,備禦大人儘管放心。我等一定會跟上大隊人馬。就是不知天兵何日撤離,也好讓我等準備準備。”金彥春面露喜色的道。他可不想再被後金扣住了。

    “這個屬於軍機,暫且不宜透漏。你們回去先好好歇息,等走時我會派人告訴你們的。”

    楊林說罷看了看朝鮮使團的成員,見他們多是中年人,體力方面絕對比不上官兵,又道:“我會撥兩輛馬車給你們,可以把隨身的一些東西放在上面。這樣你們走起路來也能輕快些。”

    “多謝大人厚愛!”金彥春喜出望外,和其他使團成員忙躬身施禮表示感謝。

    在朝鮮使團的眼中,靉陽明軍的戰鬥力讓他們感到驚訝。與後金方面一樣,對他們裝備的大盾和標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致他們後來歸國後給朝鮮國王的奏報當中說:“靉陽官軍部伍整肅、紀律明竣。將士披膊重甲,攜大牌與飛槍,攻守兼備進退有據。以八百孤軍襲取胡賊重鎮,解天朝薩爾滸大敗之困局......”。

    次日一早天剛放亮,明軍駐地裡緊急集合的哨聲不斷。各哨各隊的官兵開始集結點名,準備撤返靉陽。一時間人喊馬嘶場面熱烈。

    雅爾古寨的漢民深知自己不走必將遭到後金軍報復,所以也是拖家帶口、大包小流的跟官軍一起撤離。

    楊林深知在這個時代人口的重要性,所以對這些漢民不可能扔下不管。但為了不讓他們拖累行軍速度,便將老弱病殘都安置在大車上。而剩餘的青壯則被組織起來,併發給武器隨軍行動。

    對於剩下的那些後金百姓,楊林並不想多造殺孽,但也不想就這樣放過他們。所以將他們當中十三歲至四十五歲的人分出來,不分男女每人都在大腿上扎一刀。中刀的後金百姓走運的就是受些皮肉傷,休養一段時間就好了;倒黴的傷到骨頭或神經留下殘疾;更倒黴的則是傷到動脈流血而亡,或是傷口感染不治而亡。

    總之不管是死的還是活的,都對後金造成了人力上的損失和負擔。尤其是傷殘的,既幹不了活也上不了戰場,只能白白消耗糧食。而後金即便再殘暴,也不可能屠殺自己的百姓。那樣的話誰還跟他們繼續造反?所以說楊林這一招可謂是缺德帶冒煙、陰險毒辣到家了。

    當然,後金百姓有願意跟著走的楊林也不反對。正好可以藉機分化後金,做到“以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