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四十三章 營伍發餉

    明軍發餉的流程多是由各自的上官先行領回,然後按照人頭髮放。這樣就存在很多弊端,為貪汙腐敗和剋扣盤剝餉銀提供了便利。

    楊林則一改這個流程,將所有餉銀擺到官兵面前,按花名冊逐人發放。他要眼看著官兵拿到餉銀,避免有人藉機剋扣和盤剝士兵。

    現在三百多名官兵精神抖擻,列隊等待發放軍餉。在他們前面不遠的點兵臺下有一張方桌,桌旁幾步遠的地方擺了十幾只大箱子。其中兩隻箱子打開了箱蓋,露出了白花花的銀子和一些銅錢。

    現在楊林的部下中,除了彭義和劉家兄弟這三人識些字,剩下的幾百號人都不識字,更別提會數術的人了。

    所以楊林為了在發餉時不發生差錯,讓曾經當過商人的鄭昌珉負責發餉,劉家兄弟則做為他的副手在一旁輔助。

    彭義雖識字但是不多,屬於半吊子水平,他負責按照花名冊點名。而吳小七和熊大海則率領十幾名官兵負責維護現場的秩序。李丁則率領與鄭昌珉一同被解救的那些奴隸,負責開啟銀箱和遞送銀錢的工作。

    楊成也是識字的,儘管他已經要離開軍中,但還是被楊林請來做為發餉的監督人和參與人。

    張祝和王長水都有在民間和江湖闖蕩的經歷,本想上去幫忙,可惜大字不識一個。拿起花名冊和賬本不知道上面寫的都是什麼,無奈只得回到隊伍中。

    官兵們等待發餉,其中有的人小聲埋怨這樣發餉太麻煩,還不如上官領回去來的便捷;有的人則與同伴商量等拿到餉銀要買什麼東西;還有的希望拿到餉銀後去好好的吃喝嫖上一回;更有的暗中串聯起來準備好好賭上幾把骰子。

    正當官兵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時候,一聲尖利的銅哨哨音突然響起,頓時便將嘈雜的聲音壓了下去。

    “所有官兵注意,從今天開始,當出操、集合、訓練、就寢等營中日常行事均以哨音為主,不再使用鑼鼓傳訊。當銅哨之聲響起,所有官兵必須原地肅立聽命行事,不得喧譁跑動。違者杖三十!”

    楊林將手中銅哨高高舉起,以便讓官兵們看得清楚一些。這是他讓堡中的鐵匠打造的二十隻銅哨之一,沒想到效果還不錯。

    接著,楊林又將縫製好的一隻大信袋展示給官兵,告訴他們無論何時何地,這信袋就掛在自己的屋後或帳後,可以匿名舉報上官貪汙剋扣軍餉的行為。

    官兵們聞聽此言立碼炸了鍋。他們沒想到自己可以有舉報上官的權力,這真是聞所未聞。不過萬一自己舉報了上官,那麼楊把總會相信嗎?他真的會為大夥撐腰做主?另外萬一上官知道了是自己舉報的該怎麼辦?

    楊林見官兵們遲疑不定議論紛紛,便知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