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十七章 快馬加鞭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它們牽到河邊飲水吃草。

    他站在河邊,遙望群山縹緲籠罩一層薄霧,近看眾峰凹凸起伏一派清新。又見兩側山嶺逶迤層林巒連,其間飛禽走獸恣形百態,白山黑水詩意遷翩。暗道若是日後太平了,定要與友人在這裡走上一遭,風景真是美好。

    正流連山水間,忽聽得山道上傳來一陣馬蹄聲。楊林忙蹲伏於草叢中凝神觀望,卻見三騎快速由東南方向馳來。

    看三人裝束皆是未披甲的建奴輕騎,身穿皮袍,頭戴暖帽,腰懸佩刀,此外再無他物。但居中一人背上有三根羽毛和紅色布帶標識。

    楊林識得這是建奴驛兵(傳令兵和信使)的標識。建奴多不識字,臨陣往來軍令多為驛兵持主將令牌口傳。為避免一人傳令有誤或途中遇險,多以路途遠近增減人數,一般為倆人以上成行。

    三騎此刻神色焦急,快馬加鞭向前急奔。忽見得路上一人橫槍挺立,定睛一看乃是一名明軍攔路。

    其中一奴騎懶得勒停戰馬,縱馬來到近前揮刀便砍。未料對方身手敏捷,依仗長槍長度優勢,未及刀刃交頸已是舉槍直刺其面門。

    奴騎刀短急忙回防,卻是被對方虛晃一招躲過。未待他揮刀反擊,對方身形如電反身一槍正中他胸腹要害,他慘叫一聲跌落馬下。

    餘下兩騎見狀大驚,驚詫這明軍竟如此厲害。見山道狹窄無法繞路,而軍情緊急又要趕時間,不禁硬著頭皮齊喝一聲,催馬上前揮刀分左右直取對方脖頸。

    楊林緊盯背上有紅色標識的建奴驛兵,用眼角餘光觀察另一敵騎。待其二人刀鋒已至近前猛然棄槍伏地,抱作一團從一騎馬腹下鑽至其後。

    反手將吳小七贈予他的短刀出鞘並猛然擲出,正中一敵騎後心。餘下有標識的驛兵見此已是嚇得魂飛魄散,拚命揚鞭打馬想逃。

    楊林如何能讓他逃了,縱身猛追。那奴騎戰馬被鞭打下正在加速,他兩個箭步已是竄到其身後,一把便將其從馬上拉下來。甫一落地便是狠狠先打了一頓老拳,打的奴騎鼻青臉腫狀若豬頭。

    “官爺爺饒命,小的降了、降了......”,奴騎驛兵禁不住楊林的拳頭,用漢語不停的求饒。

    楊林放下拳頭,抓住驛兵胸前的衣襟問道:“從哪來,幹什麼去?把你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講出來。否則我把你剁成八塊扔河裡喂王八!”

    “是是是,小的講、小的講,求官爺千萬別殺我.......”,奴騎磕頭如搗蒜,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講起來。

    原來這三騎為後金二貝勒阿敏所派,通曉給天命汗努爾哈赤及大貝勒代善等人所知。

    東路明軍劉綎部出寬奠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