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 作品

869、八大皇商的末日

因為這裡是扼守華北與塞外咽喉之地。是和蒙古通商的必經之路。後來搬遷過來的人日益增多。逐漸形成了一個小鎮,小鎮就以居民的主要姓氏命名為“張家莊”。

於是,在宣德四年(1429年),萬全右衛指揮張文在這裡修築堡壘。並將其命名為“張家口堡”。

隨著大明和蒙古貿易的發展,這座堡壘漸漸繁榮起來,它就是後來的張家口城。

到了民國的時候,經過六百年的發展,張家口的繁榮達到了頂點。

年交易額達到1.5億兩白銀。商號七千多家,銀行三十多家的程度。

楊凡的大軍經過幾天的跋涉,來到了京北三大堡的第二堡雞鳴驛城堡。

楊凡直接命令大軍進城休整。一時間三軍將士和十萬民夫都喜從天降,歡聲雷動。

京營畢竟承平日久,這次冒著暴風雪行軍,實在是很辛苦。

而且今年特別冷。夜晚宿營幸好有蜂窩煤爐子和棉帳篷,才沒有大量造成凍傷。民夫更不用說了,他們待遇還不如士兵呢。

大軍進了雞鳴堡,全體安頓下來後。兵部的一位主事和一位監察御史過來詢問,大軍要在這裡停留多久。

“現在口外正在刮暴風雪。必須要等待暴風雪停下來才能繼續前進。否則,貿然進入草原地帶,不僅士兵容易大量凍傷,而且糧草運輸也會非常困難。”

楊凡的話,他們也沒法反駁。這一路走來,儘管沒有出長城,但是風雪很大。道路難行,口外只能更大。要是貿然出關,因為惡劣天氣導致斷糧了,可就麻煩了。

他們也擔不起責任。於是,只好拱手而退。

張世澤在一邊撇嘴,這些文官都是閒的,沒屁格弄嗓子。他們對軍事完全不懂。催什麼催。只要明年開春抵達歸化城就好,著什麼急啊。時間充裕的很。

雞鳴驛裡就很繁華。裡邊商號遍地,買什麼的都有。這裡是出塞的交通關鍵節點。不論是軍隊還是客商都要在這裡休整,然後再去京城。

城裡店鋪櫛次鱗比,酒樓、客棧、煙花柳巷、賭坊、戲院、浴池到處都是。楊凡在宣佈放假五日後,官兵們都興高采烈的出營去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