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99 “開荒”牲口養成記

在一處墳頭區域,還能看到殘存的紙錢之類,也有幡子,形狀各式各樣,村幹部還怕張浩南等人覺得晦氣,然而沒想到一行人跟沒看見一樣,原地休息了一會兒,就繼續了之前的討論。

“除了茶葉、苗木,這裡地面雖然不如義興市區那邊平整,但各種小丘很多,很適合養蠶……”

為了講得清楚一點,有個牲口打開一張摺疊起來的鳥瞰圖,“這裡田地爭議蠻大的,兩個村關係不太好,田畝也不是橫平豎直的那種,是很久以前就傳下來的耕地。中間區域一百多年前是蠶房,我們跑了兩三個村,除了有養蠶種桑的老傳統,麻紡相當不錯。”

“這個湯家,篾匠木匠不少,有二三十戶,三代篾匠木匠,最早是種麻的……這裡,是原先的麻繩碼頭。現在還能看到‘汙供泵’,不過已經廢止了,內河已經隔斷,通的時候,是可以走五噸船的。”

裝一萬斤的貨,一條木船就行,加個普普通通的柴油機頭,這種風平浪靜的河道,跑起來那是相當輕鬆,而且速度可以很快。

能跑船的河道,都是重新標註過的。

“‘浩南哥’,我記得集團本身就有竹製品專用倉庫吧?這種農村專業技能儲備,應該符合集團扶持投資的要求吧?”

“嗯,不錯。”

張浩南點點頭,“爭議的田地大概多少?”

“六七百畝,有土丘也有水面,有點誰先種誰就拿的意思,像自留地,又不是自留地。”

“這種就跟渚西鎮政府對接,把矛盾調和的問題,轉移到政府那裡去。我們不在姑蘇或者建康,就要儘可能避免摻和到當地的利益糾紛中去。同時呢,我們跟鎮政府對接,那麼不管有多少村集體無法定性的土地,都可以打包處理,之後鎮政府分錢的時候,是按人頭還是按戶頭,基本都是可以緩和衝突的。”

然後張浩南從口袋裡摸出一瓶可樂,大冷天“嗤”的一聲,牲口們下意識縮了縮脖子,有一種靈魂上被凍到的感覺。

“為什麼說是緩和而不是解決呢?因為只要跟錢有關,就很難讓人全部滿意。這時候我們就要拿出籌碼來,讓鎮政府不得不依靠我們,這個籌碼,就是要針對非集體土地或者集體土地的開發。像六七百畝的地,兩個村無法定性,就只能由上級來調和,我們的投資,就是最好的潤滑劑,比如說招工,我們開個竹製品廠,那就肯定要招篾匠,個體戶在這種地方,是賺不到多少錢,市場有限。”

將可樂瓶蓋子擰上,張浩南也無所謂跟過來的村幹部聽得懂還是聽不懂,“但是我們可以給標準,讓他們承包,也可以直接用工,不管是哪一種,他們要做的,就是把產量提上去。符合我們給出的質量標準,就能坐家裡賺錢。這種細水長流的收入,就是忍一時風平浪靜的重要因素。而假如鄉鎮一級政府的人胃口大,想要伸手,你們如果在一線,也不用直接申請集團上級的援助,暫時停工或者暫時不收散貨,就能輕鬆引起不滿。這種不滿,一張公告的事情,直接把投資所在生產單位遭受鄉鎮哪個部門哪個人的吃卡拿要,明明白白講出來。”

臘月的冷風中,站在墳頭區域外,張浩南笑著道:“記住一點,‘大字報’任何時候都是很好用的,等以後我讓‘嘁哩喀喳’開發的社交軟件推廣之後,‘大字報’改名‘自媒體’,那就好聽多了。”

“‘嘁哩喀喳’要開發社交軟件嗎?”

“出口轉內銷,要引入歐洲資本的,先在歐洲高校圈推廣。等有熱度了,再轉回國內。”

牲口們頓時覺得“浩南哥”真是太叼了,雖然不明白“浩南哥”在幹什麼,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今年十幾個‘開荒’區,你們的適應能力是最強的,或許能拿到大獎也說不定。不過不要高興太早,建康農業大學在冀北省的‘開荒’進度也相當可以。下到一線的應屆生,你們這一批競爭相當激烈。”

張浩南也是感慨,幸虧“沙食集團”地盤夠大,業務夠深,這要是稍微欠缺點,上升渠道直接提前淤塞。

所謂大企業機會多,大致上,就是現在這種情況了。

兜兜轉轉五六公里路,張浩南也不覺得累,反倒是村幹部老的女的有點受不了了,鬼知道這幫大學生哪裡來的精力。

親眼看到幾戶做麻紡的人家之後,張浩南心中稍微盤算了一下這裡的行情,光茶、苗、竹三樣,每樣一年搞個一千幾百萬問題不大。

竹園培育有速成方法,所以一年後就能開始產生效益,並且竹製品也可以做來料加工,往西就是瀨江,那裡各種“竹海”,手扶拖拉機帶個加長拖板車,拉材料也足夠用了。

所以竹製品完全可以先開廠後種植。

麻紡的話,無非是換一換材料,把苧麻換成亞麻,然後出口到歐洲。

再者就是有些醫療衛生用品,也是亞麻製品,“沙食系”本身就有需求,過完年之後,大概就會有兩到三家醫院改制後重新運營,在消耗品這一塊,“沙食系”每年都會有一定的增速。

這裡很多邊邊角角的土地,湊合起來整體改造的話,完全可以弄成一個麻紡材料研發基地。

唯一美中不足,或者說硬傷,這地方也是一眼望得見。

這裡,缺少一條像樣點的公路。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