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第480章 淮海戰役

合作戶的想法其實都大差不差,問問題就比較直接,沒有那麼多虛頭巴腦的。

“張老闆,我去年是種蘑菇的,我看祥泰的老沈做鴨子也弄的很好,我就是說今年也想弄鴨子的話,能籤合同嗎?”

“這個要看合作社的配額,去年配額如果滿了,就不籤,但要是公司預計產能不夠的話,肯定也會補充。但還是先來後到嘛,那祥泰的老沈鴨子養得好,肯定也是優先問他要不要增加鴨舍和水面。基本上公司有多少需求,都會通過合作社提前發佈。我個人建議呢,養殖跨度太大,還是沒有必要的。”

張浩南跟楚州來的合作戶耐心說道,“公司的規章制度是相當嚴格的,我張浩南也沒資格去指手畫腳,畢竟這是科學管理的事情。養鴨子的前期培訓也是需要時間的,等培訓結束,再挑選鴨種搭建鴨舍規劃水面,大把時間都浪費了。同樣的,別人鴨子養得好好的,眼熱蘑菇大賣,想要跨行,那也是浪費時間。一個大棚弄下來都要多久啊。”

“我就是想多搞點錢。”

合作戶笑了笑,倒也沒有覺得尷尬。

張浩南也跟著笑道:“細水長流嘛,只要公司沒有關門,有多少量就有多少錢。”

“說的也是啊。”

隨後,便是各種提問,一多半都是想著自己的那一攤子能不能擴大規模,也就是去年賺到錢之後,都想著擴大再生產。

只是這種事情顯然沒辦法開口子,一家擴大再生產問題不大,上百家一起來,那就成了樂子。

其實本質上跟張浩南面對面談將來,也談不出什麼樣來,“沙城食品”的制度是相當透明的,趕上趟的去年就趕上了,一般也拖不到今年。

當然今年情況有點特殊,畢竟那裡出現了新的缺口,那麼新增加的農村供銷合作社,如果條件合適,就能新增加一筆收入,但也基本上還是看配額。

比如橙汁是大頭,那也不可能給彭城的農村供銷合作社分配一千噸的產量額度,那不切實際,基本還是南方地區的更有搞頭。

現在之所以還要搞這種面對面的活動,不是真要落實什麼,主要目的就是強化合作戶的參與感、歸屬感。

個人生活上的約束,“沙城食品”是管不到的,但是有了參與感之後,農戶自然而然地會以一份子自居,實際上“沙城食品”這邊也確實有一些小福利,比如保險,比如慰問金等等。

參與感和歸屬感,一時半會兒是無法在生產效益上體現出來的,但是時間拉長的話,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畢竟往後要是有競爭對手來挖一線優質個體戶,那麼首先在“我們”和“他們”的區分上,競爭對手就要額外增加一點成本。

這也是為什麼張浩南並不反對錢跟沙城市政府合作宣傳的原因,有政府方參與,農戶信任度會更高,哪怕他本人跟當地村幹部恨不得同歸於盡,但村幹部只是實體自然人,不是政府這個組織。

張老闆為了穩定地存上一筆豐厚養老金,並不介意這時候的仨瓜倆棗。

而對農戶們而言,能上個電視,能吃個大席,能開個大會,再拿一兩個榮譽,獎牌獎狀往牆上一掛,比“炫富”的檔次提升了太多太多。

於是乎,在沙城逗留的農戶代表們接到家裡電話,除了跟家裡吹牛逼之外,在描述新年能不能多賺點錢的時候,表述上很直白。

老子今年要參加的是“淮海戰役”級別的大項目,怎麼可能不賺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