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328 沒空

畢竟將來還要設置維修點的,所以也算是一魚多吃。

兩班倒中的夜班,就是老師傅們掌舵,牛裡崗村十幾個生產隊的隊長,都是連夜跟著搶糧,頭一次不用計較三五天後是不是要來一場雨。

往年農忙,一場雨來得不尷不尬,你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收了沒太陽不好翻曬,那直接等著發芽吧,一年白乾;不收要是倒伏,糧食直接在田裡黴爛都不稀奇。

農機的重要性,就是可以搶天時。

這時候多燒點柴油根本不是個事兒。

於是這趟秋糧搶收,直接讓牛裡崗村都服了,不服不行。

但這還不是村裡人組織了一點土特產送往建康的最大動力,搶收,只能說是知道這世上幹部還是有區別的,小年輕儘管吃了悶虧捱了打,但丁是丁卯是卯,沒有牽連到別人頭上,這是他器量大,農村人見識再淺,這點道理還是有的,服就是服,不嘴硬狡辯。

真正讓牛裡崗村爽到的,是兩樣東西。

一是那三輛跟過來的農機,還有三輛卡車,還是王熙擔保,由牛裡崗村租了下來,然後賺了一筆周圍的收割費。

跟沙城肯定是沒法比,畢竟很多農戶的勞動力外出之後,留守家裡的老人孩子未必掏的出這點錢。

所以上個月收割費,牛裡崗村刨除開支,利潤大概一萬二掛點零。

這錢可都是塊兒八毛的票子一張張摞起來的,村裡的老會計幹了不知道多少年了,頭一次讓算盤忙活起來,激動得手指都在打顫。

隨後,就是兩份合同,一份是外出務工技能培訓,這份合同,王熙腦袋纏著繃帶,一手茶缸一手粉筆,在村部的大曬場黑板前講解。

擺事實,講道理。

安東縣外出務工的去哪裡打工,打什麼工,賺多少錢,住宿怎麼樣,伙食怎麼樣,環境怎麼樣。

沒有什麼過度誇讚的地方,沙城的“地域歧視”會說,村辦企業的各種不正規操作也會說,這些說完之後,就是談錢。

紗廠擋車工工資是多少,倉庫裝卸工工資又是多少,會開叉車能加多少錢,會認字母又有什麼好處,這些都是王熙親自跟著張浩南轉悠過之後,才明白一線生產多麼粗暴又複雜。

此刻把一應好壞講清楚了,再傻的人也不會聽不懂,不知道權衡。

種地一年可能倒貼,但打工運氣好能趁個三五千過年,怎麼選其實心裡都有譜。

王熙當然很想把老鄉都塞進“沙城食品”,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地方的招工都有配額,超額就停止,直到下一輪擴張才會跟著擴招。

但基本上,隨著沙城這光景的工業化進程正式進入爆發期,打工辛苦歸辛苦,遭受到的待遇也可能會有不公,但總體而言,還是比種田強太多。

為了進一步打消顧慮,王熙根據農業局的會議精神,以代表團的形式,在前往“沙城食品”考察過後,跟“沙城食品”簽訂了公司省內第一份大規模耕地租賃合同。

總計一千五百畝的土地,由“沙城食品”承包。

不過有兩個附屬條件,一是提供農村勞動力再就業的培訓渠道,也就是提供農民技能培訓上的支持。

二是未來保證“失地農民”一戶一工,也就是一個戶頭上,要保證有一個人能上工賺錢養家。

這兩個附屬條件的談判,就不是王熙可以決定的,是安東縣縣政府及省裡相關部門的陪同下,一起跟“沙城食品”開展的。

因為具備重要意義,此次“沙城食品”涉及主糧,引發的動靜並不小,當然關注主糧的肯定盯著主糧,但更多的還是關注此次社會企業和基層組織之間的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