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一卷 第240章 版權保護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就是【德】作為天下古今同得之理,總而言之,說明了人人都可以踐行人倫之道。



季掌櫃雖然是商人,但這個時代的書商,眼光不比普通讀書人差,一看這破題,他頓時精神一震。



徐鶴這破題可謂之分嚴謹。



一下子就讓人明白,他的這篇文章,不是說德,也不是說天下大道,而是重點突出一個【踐行】二字。



也就是題目中的【達】字。



智、仁、勇是人的通性,是普遍存在於人身上的品格,無論貴賤、賢愚、聖凡,無不具有智仁勇的種子。



但【達】猶如車子,它的存在,或者說使命就是車子需要運載的東西。



那這東西是什麼呢?



是【道】!



都說八股最重破題。



徐鶴用短短一句話,就說出了這麼多的道理。



這文章不用看,下面的內容根本不會差。



這就是李知節所謂的【一字立骨】,提綱挈領。



季掌櫃心道,若是都是這種水平的文章,那這程文集估計要大賣。



看完一篇,他又迫不及待地看了下一篇。



果然,徐鶴的水平可以說十分穩定,而且文風嬗變,不管是喜歡排偶還是散體,都能在這些文章裡學到一些東西。



季掌櫃當即拍板道:“徐公子,這些文章我們廣陵書坊要了,我開價二兩五錢銀子一篇!但我也有個條件,這些文章,除了我們書坊,你不可以再賣給別人!”



徐鶴點了點頭,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別以為在古代,就沒有版權保護。



最少從宋朝時,對作者和書坊的著作權、版權保護就寫入了法律。



其中,最有名的一件公案就是理學的大聖人朱熹。



南宋大儒朱熹作品一紙風行,自印自售《論孟取義》一書,卻遭到浙江書商非法盜印。



朱氏氣惱,忙向好友呂祖謙致信求助,希望身為地方官員的他出手相助,禁止翻印銷售,並不惜告狀打官司維權,以震懾小人囂張氣焰。



朱熹版權意識如此高漲,與其外祖徽州鉅商祝確有關。



祝氏為宋代刻書大家,富甲一方,家產幾佔歙縣縣城之半,故時稱“祝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