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298章 亂世呵

一起共事多年,只需要看看錶情,再想想剛才的光幕之語李世民便已經明白過來:

“玄齡克明欲去尋李淳風?速去!”

只不過相較於略微有印象的李淳風,李世民反倒是對劉焯的遭遇更為嘆息。

相較於後世的天才之名,如今的唐初若是說起此人,多半隻有一句“狂士”的評價。

怎能不狂呢?開皇年間,這劉焯以籍籍之身舌戰群儒,使隋朝國子監眾儒惱羞成怒合力排擠,謗譏得劉焯遭受黜落。

後來在有關曆法的意見上,更是公然抨擊當時隋朝的太史令張胄玄,結果便是好不容易再被徵召便又遭黜落。

依然不服的劉焯獨力編撰這《皇極曆》獻於隋朝欲彰己之才。

這曆法確實得到了稱讚,但最終被採用的是《大業歷》,而這部曆法的主修編撰者正是被劉焯抨擊過的太史令張胄玄。

連番打擊之下,再加上天下亂象已顯,劉焯最終心灰意冷閉門謝客潛心教書,最終反倒成了一代經學大儒。

而如今聽聞這千年之後談論大儒劉焯的算學之才,李世民心中也是情緒複雜,略一沉默便喊住了即將邁出殿門的房杜,再次叮囑道:

“當誡李淳風,令其知曉算學之利。”

潛臺詞便是讓李淳風別再沉迷那些陰陽道家之說了,房杜二人自是曉得,點點頭便拱手出門去。

望著兩位重臣離去的方向,李世民反倒是一時間蹦出了個念頭:

這算學如此重要,與其將其置於國子監與其他學問並列,不如將其擢而單列,以彰顯其重。

這樣千年之後,後輩們回憶起來便可說,雖漢武帝首創太學開千年學風,但唐太宗也有首創算學閣奠科學之基也。

只需想一想便頗為意動,於是又一項舉措便很快在李世民心中敲定。

隨後群臣依次散去,三三兩兩結伴而行,這些多半也是在交流此次所見之心得。

畢竟光幕此次所見對他們來說都稱得上震撼人心,尤其此次還有不少那古羅馬之消息,若是不私下討論一番抒發心情,那怎麼都說不過去,李世民倒也理解。

唯一略顯難辦的便是侯君集,眼看著這位昔日親臣再次涕泗橫流的保證會效死命開海,李世民擰了擰眉頭也是略顯嫌棄:

“死有何用?”

“若遇不測,當以存身為先!”

大唐的潞國公當即便淚眼汪汪,覺得陛下果然還是念舊的。

隨即便聽到李世民悠悠道:

“將所見帶回長安之後,再奮死猶不遲也。”

最終大唐的潞國公走的時候有點魂不守舍,讓目送的李世民都有點不忍了。

但想想歷史上那個下令將其斬首的李家二郎,其心情相較此時難受何止千倍?

這樣一對比便迅速釋然了,隨即也將目光移到最後留在此處的人身上:狀元馬周。

此刻的馬周還是有些懵然,短短時間相繼經歷了登科舉榜首,長安遊街贊名,蒙皇帝召見,觀奇異光幕,知千古之事,馬周現在看著大唐的皇帝都感覺有些不真實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