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光的病情

 陳意簡連忙從袖子裡取出一本小小的冊子,呈在手上:“奏知陛下,臣奉詔已將司馬公病例取來,呈請陛下過目。”

 趙煦點點頭,在他身後的一個小內臣,便上前取來了那本小冊子,然後呈遞到了趙煦手裡。

 病例之制,是趙煦在去年吩咐錢乙給自己做健康檔案的時候,順手讓太醫局制定的政策。

 自那以後,就在這朝中普及開來了。

 當然,因為醫療資源有限,所以能享受到這個政策的,目前只有在京文臣待制以上、武臣遙郡以上的大臣。

 與這個制度一起落實的,還有定期診脈之制。

 每一個月,都有御醫奉詔,給所有符合要求的大臣們診脈並記錄體重、呼吸、心跳等數據,並根據醫理,給出一些診療或者飲食忌諱的建議。

 目前,這個制度實施才幾個月,但朝野大臣都是紛紛點贊。

 大宋文臣們,都是懂醫理的。

 哪能不曉得,這個制度是治未病的?

 趙煦接過病例,隨手翻了一下,然後就皺起眉頭來,看向司馬康,問道:“卿父前年曾經中風過?”

 司馬康低頭說道:“奏知陛下,確有此事。”

 “元豐七年,家父中風,一度以為將死……”

 “這樣啊!”趙煦放下病例。

 他雖不是醫生,對於醫理也只是耳聞過常識。

 但,一個曾經中風過的病人患上足瘡?

 這恐怕和司馬光中風後,行動不便有關。

 想了想,趙煦就對陳意簡道:“勞煩大醫正去一趟孫朝散府邸,請孫朝散出山……”

 孫奇是大宋三代天子的御醫,在高血壓、糖尿病和中風等疾病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自仁廟以來,歷代天子中風後的救治現場,都能看到這位慈聖光獻帶到京中的老御醫的身影。

 “諾!”陳意簡當即領命拜辭:“臣謹遵旨意!”

 “馮景!”趙煦又對在殿外候命的馮景吩咐:“傳我的旨意去給燕辰,命他從回京的軍醫中,挑選善治外傷,善清創、用藥之人,會同孫朝散,一起去司馬相公府邸診治,拿出一個治療方案出來!”

 根據病例上的介紹,司馬光的足底在一個月前,出現了小範圍的紅腫,然後逐漸影響到行動,走一下都會疼,如今已經發生了潰爛。

 顯然,這是感染了。

 在這個沒有抗生素的時代,一旦發生感染,就是絕症,基本無藥可救。

 “諾!”

 馮景立刻就要領命而去,卻被趙煦叫住了:“汝也跟著一起去,見了司馬公,帶朕的話給他……”

 “公乃國家元老,社稷柱石!”趙煦醞釀了一會情緒後,說道:“皇考以公為顧命大臣,託公以師保之事!”

 “朕自遇公,以公為宋室股肱……”

 “公當為朕,為天下社稷,將息自身!”

 “朕於宮中,候公康復,以俟請教!”

 看著說的感人肺腑。

 實則,趙煦已經知曉了,司馬光的命運——除非發生奇蹟,不然像司馬光這樣,已經有過中風史的老人來說,一旦感染金葡萄球菌或者類似的細菌,就是必死!

 所以,他只是惺惺作態。

 當然,其中也難免夾雜了一些共情——趙官家們,歷代都要面臨中風的危險。

 趙煦的祖父和父親以及那位禮法上的曾祖,都是死於中風。

 老實說,看到司馬光的病情,趙煦難免擔心自己將來也可能會罹患類似的病症。

 那就真的是生不如死了。

 所以,派遣善於清創、外傷處理的軍醫過去,就是存著一定的想法。

 ……

 “嘶……”

 腳底潰爛的傷口,傳來了劇痛。

 讓坐在椅子上的司馬光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氣。

 但他依舊用著頑強的毅力,克服著來自身體上的痛苦。

 他還有事情,沒有做完!

 看著眼前鋪開的紙張,司馬光微微吐出一口氣:“老夫還不能倒下!”

 “老夫倒下,何人來將這《歷年圖》與《百官公卿表》梳理為一書,以獻天子?”

 在《資治通鑑》完稿之後,他就一直在寫著這本全新的著作。

 將自古傳下的《歷年圖》與《百官公卿表》整理、濃縮為一書。

 在入京前,他已經寫好了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