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六十章 問題的根源

 現在,趙煦自己做出了榜樣和表態。

 就輪到士大夫們來對他們自己開炮和割肉了。

 群臣互相看了看,一直站在殿中的蔡京,正要挪動腳步。

 但他才抬頭,就看到了趙煦的眼神。

 於是,他立刻低下頭去。

 這些日子來,特別是入宮送錢的時候,他得以親近官家,所以,能懂官家的一些眼神暗示了。

 雖然可能有些時候猜不準。

 但,這個時候,寧肯猜錯,也不要自作主張。

 趙煦看著群臣,不疾不徐的問道:“沒有了嗎?”

 範純仁看著那位端坐的少年官家,良心終於無法承受,他上前拜道:“奏知陛下,還有……”

 “嗯?”

 “三省六部,以及在京進奏院等有司官衙……也多有侵街!”

 “嗯?”

 “此外……”範純仁鼓足勇氣,說道:“諸卿士大夫子侄,在京營生者,也常有侵街……”

 這才正常!

 在大宋,外戚勳貴、皇帝、禁軍還有百姓,都在侵街,士大夫們又怎麼可能不侵街?

 就像是做買賣。

 汴京城七十二家正店,還有果子行、質庫、夜市……

 這些賺錢的行當裡,固然有許多家背後是外戚勳貴。

 可士大夫們,難道就是聖賢?不愛財貨?

 怎麼可能!

 在大宋這樣的社會,一切向錢看才是真理!

 王珪死後,其子扶棺還鄉,光是運回老家去的銅錢、金銀和珍寶,就足足裝了七八條船。

 現代有句話說的好。

 當你在家裡發現一隻蟑螂的時候,可能你家裡已經有幾百只了。

 所以,問題來了,一個王珪,就已經積攢了這麼多的財產。

 其他人呢?

 總不能說,我大宋朝堂,就一個王珪是貪官,其他人個個都是當代的包拯,清廉堪比章惇了吧?

 反正在趙煦的瞭解裡。

 在大宋真正不貪的大臣,如今在朝中的,大抵也只有範純仁、呂大防、程頤、蘇轍、蘇頌等了。

 加上一個已經在廣西路上的章惇,還有臥病在家的司馬光、遠在江寧的王安石。

 其他人,都已經被歷史證明,多多少少,有些不光彩。

 至少,放縱家族子侄,打著他們的旗號,在汴京城做買賣是肯定有的。

 這也是,為何到現在為止,市易務的欠款,只收回了三五十萬貫的原因。

 也是侵街這個事情的棘手和麻煩的所在。

 更是經筵官們在知道了內情後,一個個都不敢說話了的根本原因。

 這個事情,簡直就像是一團被互相糾纏在一起的線團,光是理清楚這裡面的干係,就已經足夠讓人頭疼了。

 真的要動這個事情。

 後果將會和呂惠卿搞手實法一樣,只會是引發所有人的反感。

 一個不小心,就是身敗名裂,天下毀之!

 就像呂惠卿,就像呂嘉問。

 趙煦滿意的看了一眼範純仁,在心中讚道:“果然不愧是范仲淹之子……”

 “除了有些時候迂腐了些……”

 “確實是個好大臣!”

 這樣的事情,一般大臣連私下裡也是不敢說的,何況公開說出來?

 趙煦點點頭,對範純仁道:“學士且坐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