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零二章 猛踩油門

 再來一個西賊?

 太可怕了!

 不過,兩宮仔細想想,覺得可能是官家(六哥)自己嚇自己。

 畢竟,大宋周邊,就那麼幾個接壤的國家。

 北虜、西賊拋開不談。

 就只有大理、交趾、吐蕃和大宋有陸路接壤。

 大理國,已經隱身好久了,不像個會搞事的。

 剩下的交趾,也被先帝打服了。

 難不成是吐蕃?

 兩宮想著,都憂心忡忡。

 她們讀過史書,自然知道大唐的時候,吐蕃有多麼強大!

 唐末吐蕃衰落,才漸漸失去了危險,可誰也不知道那雪山之上的情況。

 萬一,雪山上的吐蕃人,再次完成了統一,然後沿著青唐直下。

 這大宋邊防,是真的又要多一勁敵!

 於是,兩宮都同意了趙煦的提議。

 先在汴京整軍備戰,提前準備好一支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救火的大軍!

 這叫有備無患。

 也是兩宮會做的事情——深居深宮的太皇太后、皇太后,本來就不太懂什麼經濟財政。

 在她們眼中,花點錢不算什麼!

 哪怕最後證明,這錢打了水漂也無所謂。

 只要心安,只求心安就好了!

 只是,從什麼地方抽調這樣一支可以隨時響應四方有變的軍隊呢?

 這就讓兩宮都有些舉棋不定了。

 須知,汴京的禁軍,現在已經抽調的差不多了。

 殿前司、侍衛親軍、馬步軍,曾經環繞汴京內外的軍營,現在都已經空掉了。

 這些禁軍,在宋夏戰爭後,就陸續被調去西北沿邊,從此不再回來。

 如今的汴京禁軍,其實已經很空虛。

 三衙加起來,算上開封府的兵馬,只有三萬上下。

 這也是王安石在京畿搞保甲法的原因——京師空虛,萬一有變,北虜或者什麼人長驅直入,勤王大軍一時難以趕到,那就完犢子了。

 但,隨著韓絳上臺,漸漸罷廢了除了沿邊、河北、河東的保甲法後,過幾年汴京城連保甲民兵都沒有幾個可用了。

 趙煦看著兩宮的樣子,輕聲建議:“太母、母后,不如以詔旨,從河北抽調一萬駐泊禁軍回京……”

 “同時,從汴京的禁軍之中,選出曾在沿邊更戍的指揮十個,交於大將整軍、修武,以備不時之需……”

 “如此有五千久經陣戰之師在手,即使忽然有警,也不至於被賊寇打個措手不及!”

 太皇太后聽完,問道:“河北抽調了一萬禁軍,萬一河北有事……”

 趙煦笑道:“不會的!”

 “北虜如今之主,有求於我朝,何況北虜皇太孫和孫臣還是‘知己同學’,已經多次互贈文章、筆記了!”

 “由此可見,北虜主及其皇太孫,該是守禮之人,不會貿然與我朝交惡……既然北虜無信,在京的禁軍也可以立刻馳援……”

 兩宮終於被說服,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對視一眼後,就對趙煦道:“還是官家想的周到!”

 向太后跟著道:“六哥果然是聰俊之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