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七十九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

 元豐八年十一月乙酉(十九日),垂拱殿聽政。

 入冬之後,趙煦罕見的參與了今天的聽政。

 以至於,當東府宰執們入奏的時候,都詫異了一下。

 不過,他們還是按照著正常的禮節,開始參拜兩宮。

 然後,各自開始報告今天的事情。

 韓絳作為右相,首先奏報:“通議大夫盧革不幸於本月辛丑(十一)卒於家中,年八十二……”

 趙煦聽著,本來還有些打瞌睡的腦子立刻清醒。

 盧革的死不要緊。

 因為他已經八十二歲了,在大宋活到八十二歲,怎麼都算是喜喪了。

 可要命的是——他的兒子,正是新任的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使盧秉!

 果然,就聽著韓絳拜道:“革子秉乃新任熙河帥,其已得喪報,就地於秦州上表,乞卸任熙河,歸鄉守喪……”

 “臣惶恐,伏乞兩宮慈聖、皇帝陛下聖裁!”

 帷幕後的兩宮,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

 新任的一路邊帥,還沒有履任,剛剛走到秦州,就得回鄉守喪了。

 這……

 豈不是又得重選熙河邊帥?

 可是,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現在各路邊帥,基本都已經就任,想要再選一個合適的,在資歷上恰當的大臣,實在太難了。

 畢竟,誰都知道,熙河現在有兩尊真神——向宗回、高公紀!

 士大夫們,敢去的、有資格的,數來數去就那麼三五人。

 願意去的就更少了。

 原因嘛——高公紀、向宗回在熙河,就意味著,去了熙河的人,除非和兩個人徹底鬧翻,而且必須將這兩個人往死裡得罪。

 不然,這個人這輩子都無緣三省兩府。

 哪怕皇帝想任用也沒有用!

 翰林學士和中書舍人,是死也不肯草制的。

 就算他們肯草制詔書到了門下省,門下省的給事中,就算死也要打回——此亂命也,不敢奉詔!

 就算給事中是個不要臉的,為了討好皇帝而放行。

 御史臺也會炸鍋、死諫的。

 更不要說朝野的洶洶物議了。

 僅此一條,就足以讓那些有資格的文臣士大夫們敬而遠之。

 誰願意毀掉自己的前程?

 盧秉肯去、願意去,純粹是因為他好武,想要建功立業,沒有進三省兩府的想法。

 至於把向、高兩人往死裡得罪的選項,是正常人都不會選的。

 一個外戚,可能還有人願意冒險。

 兩宮的心頭寶貝,誰敢真的往死裡得罪?

 就算不為自己想,也得給子孫考慮啊!

 現在,盧秉走到一半,去不成了。

 選誰去熙河,就成了天大的問題!

 兩宮倒是沒想這麼遠但她們也麻了。

 盧秉這一守孝,熙河路邊帥再選,來來回回估計又得一兩個月。

 可熙河邊帥空缺已經有大半年了啊!

 自李憲卸任以來,熙河路就處於無帥的境地!

 兩宮自然知道,這是不行的。

 必須儘快選出新的熙河邊帥!

 於是,太皇太后問道:“諸位愛卿,可有熙河帥臣人選?”

 韓絳試探著道:“或許,可以啟用涇原路趙卨……”

 這恐怕是現在唯一的選擇了。

 因為趙卨六十多了,他估計也沒有拜相的想法了。

 兩宮互相看了看,都點了點頭,正要回答。

 呂公著在這個時候持芴出列:“臣以為,河東呂惠卿,乃是恰當的人選!”

 頓時,整個都堂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韓絳更是默默的退了下去,用行動表示了對呂惠卿這個選擇的支持,他甚至看了一眼呂公著,默默的給呂公著點了一個贊。

 好辦法!

 就把呂惠卿坑去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