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三十三章 刺激經濟

 “特別是那些渾家……”

 “給她們八十錢一天的工錢……不……”王師約想起綾錦院的工匠:“發下話去,王家麻繩作坊招工……”

 “編一個麻袋,就給五錢……”

 “若有抵押,可以帶著麻繩回家去編……”

 大宋綾錦院、織造院,就是用的這個法子來提高效率。

 按照織造的布帛、刺繡的數量和質量給工錢。

 這是熙寧以後的改革成果。

 這樣做之後,綾錦院、織造院的效率大大提高。

 官員的業績也層層升高。

 女工們更是無比樂意,畢竟,這樣一來她們每個月都能多賺一兩貫。

 有些技術好的女工,甚至可以多賺幾十貫!

 王師約曾經領過綾錦院的差遣,所以對此很清楚。

 如今遇到事情,王師約自然就想起來了綾錦院的法子。

 王賀楞了一下,王師約就已經說道:“還不快去?”

 從現在開始,到開封府停止採購,每一個時辰都是錢!

 王賀連忙再拜,出門去按照王師約的吩咐,派人王家麻繩作坊一帶的街巷宣傳。

 最初的時候,雖然婦人們還有些不懂。

 可聽到王家開出的價碼後,就紛紛心動了。

 編一個麻袋,就給五錢的工錢。

 家裡那麼多孩子,還有婆婆、妯娌可以一起幫忙。

 這一天下來,編個二十個麻袋,不就能拿到一百錢了嗎?

 家裡的丈夫,就算是去堆垛場裡抗包,一天下來大抵也就百錢到百五十錢的工錢了。

 就這,還不是天天有活。

 於是,積極性陡然飆升。

 王家作坊場,只管給麻繩、工錢,然後等著檢驗就行了。

 因為動員的人多,所以,到第二天下午,王賀竟就已經帶上了五千個麻袋,送進了開封府官衙。

 權知開封府蔡京被嚇了一大跳!

 竟有人如此快?

 便親自帶人,檢查了麻袋的質量,然後就依著旨意,讓王賀選要錢還是要絹布?

 王賀當然選擇要絹布!

 因為錢太笨重,收的久了,還會生鏽。

 絹布就不同了,既可以直接當錢用,也可以收起來,日後再用。

 王家佔的鰲頭,還從開封府領走了差不多一百匹絹布的事情,立刻在汴京城傳開。

 於是,整個汴京城,都發現了寶藏!

 “還可以這麼玩的嗎?”

 大家嘖嘖稱奇,然後紛紛投入其中。

 由於開封府不限數量,只要質量合格,大小符合要求的,他就來者不拒。

 於是,大量中小商賈也加入其中。

 起初,他們還不敢多造。

 常常編出幾百個,就拿去開封府換絹布或者銅錢。

 但隨著開封府的絹布和銅錢,流水一樣的送出來。

 整個開封府,都彷彿醒來了。

 無數人紛紛湧入這個為了秋汛而生的新興市場。

 不過數日,開封府就已經湊齊了十萬個麻袋。

 旋即立刻發去河北。

 ……

 蔡京的奏疏,送到趙煦手裡時,已經是八月壬申日(十一)了。

 隨奏疏而來的,還有蔡京對麻袋的抽檢結果。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麻袋,都能在裝九十斤(宋斤)沙石後,可以被人扛著走上數里而不破。

 於是,蔡京對此大加讚譽,說:比之舊法埽石之術更便防洪。

 “開封府不錯!”趙煦將蔡京的奏疏看完,就點了點頭:“是個能吏!”

 “居然這麼快就湊好了十萬個麻袋!”

 向太后也道:“六哥說的是,這個蔡京確實是個能吏!”

 只有太皇太后有些遲疑:“就是花錢太多了……”

 “十萬個麻袋光是絹布就支出了一兩千匹……”

 “汴京織造院一個月,也才織造六千匹……”

 趙煦笑起來,對這位太皇太后道:“太母不是一直教導孫臣要藏富於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