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二十二章 賞罰要速

 文宗道親自帶著人在門口迎接——王氏是續絃,她和文彥博就生了文宗道這一個兒子,其他皆是文彥博髮妻以及姬妾所出。

 文宗道將自己的母親,接進內宅。

 文彥博就已經在等候了。

 “夫人回來了……”文彥博問道:“可見到了十三娘?”

 王氏點點頭。

 “十三娘在宮中如何?”文彥博問道。

 王氏答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很喜歡十三娘,一直帶在身邊……便是皇太妃,也對十三娘比較滿意,還賜給過十三娘脂粉……”

 文彥博放下懸著的心:“這就好!這就好!”

 至於官家,他不必問的。

 一是因為官家現在還小恐怕根本不懂男女之事。

 二是文彥博瞭解男人。

 等官家十四五歲,十五六歲,氣血漸漸旺盛,十三娘也該有十八九歲了,正是女子最動人的時候。

 而其他家日後送進宮的女子,那個時候不過十三四歲。

 一群黃毛丫頭,如何與十三娘競爭?

 到那個時候……

 說不定,十三娘可以直接正位正宮!

 而文彥博,則一直在為此努力。

 自十三娘入宮後,他就已經擺正了姿態,再也不倚老賣老了,基本上官家想做什麼,他就支持什麼。

 用著四朝元老的身份來背書!

 而文彥博知道,自己的這些表態,官家絕對是知道的,也是心裡面有數的。

 不信,看看隔壁的張方平!

 前些天,張方平才帶了程頤入宮,在兩宮面前言說官家讀書之事。

 昨日,官家就在兩宮面前推薦了張方平出任《元祐字典》編纂使。

 理論上,張方平在元祐字典的編纂工作中,處於領導地位。

 鄧潤甫都得聽他的。

 當然誰都知道,實際上,他只是個參謀,他的年紀也不適合繼續從事繁重的文字編纂工作。

 但,這恩典依舊震撼人心!

 元祐字典一旦編纂完成,刊行於世。

 張方平就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了!

 日後天下士人讀書,只要用到《元祐字典》,就會知道他張方平曾參與了《元祐字典》編纂。

 百年、千年後,恐怕都是如此。

 就像東漢的許慎,在千年之後,依然被人談起,依然被人推崇。

 這是真正的不朽!所有士大夫的追求!

 也是司馬光用了十五年,才終於達成的成就。

 ……

 接下來數日,汴京城中,波瀾不驚。

 趙煦則在福寧殿裡,認真的讀著程頤、孫覺獻給他的書。

 仔細做著註解,也認真的學習著。

 時光荏苒,轉瞬就是七天。

 元豐八年七月乙卯(二十三)。

 持節汝安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留守北京大名府王拱辰卒。

 訃聞,兩宮以故事輟朝一日。

 旋即詔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河陽府韓維,為北京留守。

 除此之外,王拱辰的去世,幾乎沒有引起什麼漣漪。

 汴京城中無論新黨,還是舊黨,都對他的去世無感。

 甚至有人竊喜。

 譬如福寧殿裡的某個少年天子這天晚上又加一道菜。

 ps:沒有第四更了,月票加更留到明天早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