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汴京沙盤

 “臣遵旨!”

 大行皇帝就很喜歡給東西賜名。

 無論是武器、城市、河流還是別的什麼。

 所以,沈括對趙煦忽然賜名‘沙盤’來命名他製作的泥塑模型沒有任何意外。

 ……

 送走沈括,叮囑他儘快將京畿地區的沙盤製作好。

 趙煦就命人帶上了沈括製作的沙盤,來到了保慈宮。

 將這沙盤,在保慈宮裡組裝起來。

 兩宮一見,都是眼前一亮。

 趙煦和兩宮介紹一番,兩宮也都來興致,圍著沙盤,指指點點,尋找起街巷來。

 尤其向太后,她長在民間。

 看著沙盤,尤其沙盤上新昌坊所在的地方,以及附近的那一條條熟悉的街巷。

 向太后於是讚道:“巧奪天工!真乃巧奪天工矣!”

 “俞浩再世,恐怕也不過如此了!”

 太皇太后也很開心,因為她少年入宮,長大了才出宮和英廟成婚,成婚後一直住在濮邸,基本沒有時間出去。

 數十年來,這位太皇太后,在汴京城的活動軌跡,不過是開寶寺、大相國寺、金明池、景靈宮罷了。

 她對外界自然是好奇的。

 而趙煦帶來的這個沙盤,滿足了太皇太后的好奇心。

 讓她第一次知道了,她所在的汴京城有多大,也第一次知曉,原來汴京城竟是如此繁華,如此熱鬧。

 趙煦趁機在旁邊說道:“有了此物,日後太母、母后,便可以隨時知曉,汴京城中發生的事情,到底在何處了……”

 “未來甚至可以因此一覽,天下山川河流走勢……知曉萬里之外的地理地貌……”

 兩宮聽著,眼睛漸漸亮起來。

 她們之前沒想到的事情,現在被趙煦一提就明白了過來。

 這是軍國重器啊!

 於是,兩宮下詔,命沈括在專一製造軍器局中特闢一司,專司沙盤營造一事。

 還撥給內帑一萬貫,作為沙盤司的經費。

 更詔沙盤司所有營造之物,全部送大內,詔粱惟簡、石得一,在宮中大內,擇一靠近福寧殿的偏殿,專門收藏這些沙盤。

 同時,也詔給沈括空頭宣名劄子五份,由他提名並舉薦有功匠人授官。

 這是大宋歷代以來的制度了。

 對那些造出了堪用或者好用之物,涉及軍國的,都會賞官。

 雖然官階很低,大多不入流品。

 但對匠人來說也是一個激勵!

 做完這些事情,兩宮就在趙煦的建議下,命人將這沙盤,送去延和殿便殿。

 並命人在殿中一側,專門開闢一個地方,用來放置沙盤。

 趙煦的理由自然是偉光正的——此以便來日朝會,朝臣上奏言事時,上下可知其所言之處地理!

 注:沈括的飛鳥圖技術,後來失傳了。

 但在北宋,卻被應用廣泛,多次用來劃定國境或者軍州的界限。

 注2:煤炭在宋代應用廣泛,也是汴京城最主要的燃料。

 注3:北宋治河,除了修堤就是種樹。

 所以宋代畫作裡,黃河兩岸,樹木茂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