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紅瘦 作品

第317章 有大事相求

瀛姝漸有了興趣,她並不知道北漢蠻部現在的處境。

“北漢據長安、隴右、漢中,而巴蜀之境屬我朝領土,北漢和北趙為爭函谷關,數番拼爭,如今函谷關仍為北趙所控,北漢兵力只能退守潼關,北漢想要擴張領土,與北趙一爭天下,當難以通過函谷關時,只能選擇南侵,先奪巴蜀,再奪荊襄,進而攻江南,可如果姜泰要實現這一軍事戰略,務必造舟楫,訓水軍,否則難以實現。”

此刻眼前並沒有輿圖,瀛姝卻也能聽明白要義,下意識點點頭。

“羌部依賴的是騎兵,不熟水戰,羌人更不懂得如何建造戰艦,姜高帆於是才建議姜泰改變對漢民的輕篾態度,棄羌姓,改漢姓,為的是爭取船匠以及擅長水戰者投漢,但僅僅只是北漢改用漢姓當然不足以網絡人才,因此我斷定,恐怕姜高帆會把主意打在神元殿君身上。”

瀛姝心中一沉:“難不成姜漠會提出由殿君和親?”

“西豫滅國,雖不少世族被迫南渡,但仍有不及脫身或者另懷企圖者,如鞏詳祿之輩甘願投敵,而北趙那位軒皇后,其實並非神宗後裔,如今天下皆知神元殿君方為真正的神宗後裔,如果殿君到了長安,姜泰才有望憑殿君乃神宗之後的旗號,爭取無奈受制於北趙、北齊、北遼等蠻部的漢臣、遺民投奔北漢,助其組建水軍南伐。”

“陛下必然不會允同。”

“如果是和親,父皇才有藉口回絕,但這應當被姜高帆料中,姜高帆肯定還有別的藉口促成讓殿君使漢,而其實我心中有個構想,將計就計,藉機奪得漢中!”

瀛姝愕然。

“漢中為北漢轄制,對巴蜀使終是甚大的威脅,可要奪得漢中,必先攻克連珠山,北漢現於連珠山中屯有重兵,甚難攻克,我的計策是,先送殿君使北漢,令姜泰以為詭計得逞,對我朝失去提防心,另外,調動我朝在北趙的諜間,遊說趙王以救護神宗後裔的名義,徹底毀背六部之盟,強攻潼關圖取長安,姜泰為拒北趙,必然會調動連珠山的兵力馳援,到時,就是我們出巴蜀,奪取漢中的絕佳時機!”

瀛姝看向司空月狐。

“我會想方設法先保殿君平安,其實在北漢宮廷,我已經滲入了幾名諜間,我擔保,不會將殿君作為棄子,可殿君……機謀不足,因此,此計需要中女史與殿君一同涉險。”

“我若是拒絕呢?”

“那必難保證殿君安全,此計只能放棄,因此不先說服中女史,我不會向父皇建議。”

心宿君殿下還怪君子的。

瀛姝低頭思量了一陣:“我倒是信得過殿下的戰略佈局,奪得漢中後,是否就有望進攻長安?”

“沒錯。”司空月狐並不詫異瀛姝能理解他的軍事意圖:“若不奪漢中,則難以北進,現大豫的軍力,還難以和北趙的戰力對抗,可如果奪得長安,至少能分擔襄陽的壓力,多一條攻趙的途逕。

漢中與長安隔著秦嶺,雖有棧道相連,不過行軍極其險峻,不過奪得漢中後,我朝便能再圖隴右,出祁山,沿渭水直取長安,因此不管北漢、北趙一戰勝負如何,至少奪取漢中對我朝均大為有益。”

“這件事畢竟關係到殿君的安危,我不能立時就下決斷。”瀛姝大略懂得漢中的重要性,前生時北漢大軍便是從漢中出征,意圖攻奪巴蜀,一場戰難迫在眉睫,陛下才不顧諫阻執意親征,親自坐鎮劍門關,確保巴蜀不失於敵手,避免了荊襄等地兩面受敵的危險。

如果這次司空月狐的戰計得以成功,那麼北漢就難成氣候,不僅為巴蜀之地爭得漢中這一屏障,而且還有望收復長安,這對於大豫而言當然是巨大的益處,徹改偏安江南苟延殘喘的局面,隴右有廣袤的牧場,而長安在手,只要兵出函谷關,就能對洛陽構成威脅。

瀛姝畢竟曾為執政的太后,為了社稷國祚殫精竭慮,她能夠明白這一天賜良機對於大豫的興衰具備的重要性,她其實已經被司空月狐說動心了。

可是她不能代替殿君做任何決定。

先入敵腹,攸關生死,這樣的重擔實在太艱鉅了。

“我可以容中女史幾日,不過此計若要確保成功,還必須先屯兵蜀州,如今蜀州部為賀執掌控,我還得運籌著先將蜀州部由中軍收回。賀執當然不會妥讓,因此,還有一件事需要中女史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