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紅瘦 作品

第一卷 第42章 心宿君竟然來了啊

 真的就很順利。

 因此,當頭回生產即便那樣順利,她根本沒在生產時落下疾症,最終卻再難有孕時,她也從來不存遺憾,她想也許是天註定吧,她有了這一個這麼漂亮的女兒,也只能有一個女兒,那又如何呢?因為有了女兒,她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子。

 ——

 端午節前,王青娥趕緊的出嫁了,這倒不是因為她鬧出了醜聞的原因,而是大豫時期的婚嫁,一般情況下得尊重長幼有序,但這個“長幼”限於二服內,簡單講就是同一個祖父的孫輩,大郎得比二郎先娶妻,大娘得比二孃先嫁人。

 王青娥理當比瀛姝先出閣,但瀛姝是應選,應選就不會有婚禮,而且入選的日期也不會由女家決定,是統一的,帝制的,減省了不少程序,王青娥要趕在瀛姝之前出閣,必得在上巳之前,因為上巳沒幾日就是寒食和清明,待清明過後,就是瀛姝入宮的日期了,王青娥總不能在同一天出閣,活像打擂臺似的,但畢竟出嫁再怎麼減省程序,做為世族的婚禮,也不可能太過馬虎,時間實在太趕,因此這就成了特殊情況了。

 但這特殊情況也不能延遲太久,否則就有破壞約定俗成之嫌,王青娥既沒這樣的“殊榮”又沒這樣的耐性,連她自己都巴不得快快的嫁出去,免得婚事再節外生枝。

 婚禮相當的趕,且姚氏自己還捨不得往女兒身上多貼補財帛,雖然祖母溫氏答應了要貼補,卻因著王青娥那天的表現,溫氏多少對這個孫女兒也有點寒心,想想三房唯一的獨女都舍了送進宮去,小兒媳陸氏那樣一個厲害人硬是忍著剜心之痛顧全了大局,她要是再過於偏心二房……不用王節去挑撥離間,怕是連長媳都會對她這婆母有看法。

 於是乎,溫氏的貼補就是出了筆大錢請了有名的好些繡娘來,總算是替王青娥趕成一套華麗的嫁衣。

 大豫的貴族嫁女,新婦坐的多是彩幄軺車,也就是沒有廂壁,車輿自頂上垂著彩幄,而這彩幄也不是意指五顏六色的紗幄,“彩”的意思是,隨便你用什麼顏色的紗幄,看新婦自己的審美。

 就連嫁衣,除了白色不能穿——那是皇太子納妃的時候才可以穿著的大婚服——除白色之外婚服嫁衣的顏色繡紋也都沒有限制,愛怎麼穿怎麼穿,穿不穿都行……原則上來說禮服可以不穿,衣服還是要穿的。

 但男女成婚,男方之所以叫做“求娶”,意思是在新婦正式入門之前,男方的姿態得放低,而畢竟是婚禮,男方的婚服和女方的嫁衣至少要和諧搭配才算吉利,故而一般來說,新郎的婚服得配合新娘。

 又因為禮法上雖未多限制婚服嫁衣的款式,但貴族門第自有堅持,一般來說不許新人太過“叛逆”,因此不少婚服嫁衣還是沿用了古制,玄衣纁裳為主流,可自從東豫以來,貴族也接受了更“新潮”的婚服嫁衣色彩,那就是青衣朱裙。

 偏王青娥既不延古,又不隨新,她知道皇太子納妃時不僅可穿白色禮服,還有絳碧、丹碧、紫碧等等“穿搭”供選,禮法只規定了白色禮服為太子納妃專屬,對於其餘幾種色彩的禮服是允許貴族採用的——理論上來說甚至平民百姓也可以這麼穿著,但這幾種色彩的綾羅綢緞平民百姓根本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