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七十三章:重判重刑

  屋中的氣氛顯得有些沉悶起來,一種不適感充斥在每個人的心頭,甚至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張懷被帶走,洛青三人隨著禁軍返回。

  坐在馬車中,洛青靠在車邊閉目養神,霍光和劉向對視,劉向突然說道:“太子做的確實不對,張懷復仇無可厚非,但太子之位擔負社稷,不能輕動,一動死傷就不僅僅一人,張懷有他復仇的理由,我們有維護秩序的理由,秩序和穩定才是至關重要的。”

  說出這番話劉向感覺有些不適,根據他所著的經典,律法是有一個懲惡揚善作用的,但是這種道德追求,在最根本的職責面前,似乎都成了一種奢求。

  他覺得張懷復仇沒做錯,他也覺得自己抓張懷沒做錯。

  關於朝廷的職責,某常任秘書有過經典的論斷,即朝廷不在乎善與惡,只在乎治與亂,朝廷是用來維持天下穩定運轉,預防混亂,制止分裂,即防止天下進入到各種人命比豬狗還賤的亂世之中。

  在完成這個的基礎上,如果還有餘力,才可以開始著手提高百姓的道德水平,進而提升整個朝廷的道德水平。

  劉向是大漢的統治者之一,而且是經歷過底層生活的刑律家,當然很清楚這一點,他是在說給洛青聽。

  洛青撇撇嘴。

  世人總對洛氏有種誤解,認為洛氏是道德君子,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道德君子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被道德綁架,最終陷入道德困境。

  洛青不需要他指點,對政治穩定的重要性他比劉向更清楚,在邦周洛國時期,洛國公室也不是僅僅用恩情來養民的,這些事情都很清楚。

  但他還是不高興,所以不想說話,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昭公國公子要大漢皇帝把自己的太子殺了償命?

  洛青想想都感覺瘋了。

  見到洛青沒說話,霍光便說道:“子政公,太子之位不能輕動,但懲惡揚善還是應該做的,大漢律法的威嚴也不容置疑,不如效仿衛鞅舊事吧。”

  劉向恍然有些驚異的看了霍光一眼,他承認霍光是個人才,但是霍光不愛讀書他也很清楚,沒想到竟然能說出衛鞅舊事。

  先秦時期,太子坐法都是累及師長,不會直接對太子動刑。

  “動不了太子,還動不了其他人嗎?”

  霍光意味深長的說道:“張懷是有祿位在身的,他的女兒三娘是良家中的良家,三孃的未婚夫還是士子,身份又不是最底層的庶民能比。

  殺死這樣的人,真當自己都是太子嗎?

  況且孝鼎皇帝當年能下罪己詔,向天下承認自己的過失,區區一個太子難道就不會錯了嗎?”

  “嘶~”

  這一下就連洛青都認真的看了自己這個表弟一眼,霍光一向都很是低調,能不說話的時候不說話,給人一種可以信賴的感覺。

  洛青一直都清楚自己這個表弟不一般,但是現在突然發現,霍光心黑的很,而且頗有一種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必殺的感覺。

  劉向和霍光匆匆向皇宮而去,向皇帝去彙報這一次刺殺太子案的結果。長樂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