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三十六章:所當者破,所擊者服

   

   

   

   章邯推進不過片刻就發現抵抗很強,於是下令諸軍停止進攻,開始真正的圍困,在這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齊國糧草堅持不住,只要不出旬月,齊國軍隊要麼餓死,要麼就自己出來與秦軍大戰。

   

   

   

   隨著齊軍將章邯徹底引到邯鄲,山東諸侯在洛陵的指揮下開始在數個方向和秦軍諸王侯大戰。

   

   

   

   圍繞著邯鄲城,廣袤的趙地上,處處都是旌旗招展,轟隆隆的戰車之聲響徹,還有精銳的騎兵在其間奔騰,森寒的兵甲在陽光的映照之下,刺骨寒冷。

   

   

   

   項羽騎著高頭大馬,那是一匹神駒,毛髮光亮,神俊異常,最終是項羽角力將其掀翻在地才降服。

   

   

   

   洛陵望著三萬精銳楚軍,朗聲道:“楚公,此去救援齊王,能勝則勝,不能勝則僵持,山東群雄並起,最終定然是我等獲勝,這一戰要讓秦廷不敢東望韓趙之地。”

   

   

   

   項羽仰頭大笑,“洛公勿要憂慮,籍兵鋒所指,無不勝者,不僅僅是韓趙之地,這一戰就要讓章邯折戟,三晉盡在籍的手中,您且看罷。”

   

   

   

   話語之間盡是自信,洛陵聞言笑道:“楚公若是真能一戰而空秦廷主力,陵便上秉素王,請下風雨雷電驅策,攻破函谷,進入關中,這天下共主的位置,就是楚公你的了。”

   

   

   

   天下共主!

   

   

   

   項羽眼中的光越來越亮,他豪氣貫雲的大聲笑道:“若是籍能成為天下共主,定然要讓天下之人都日日頌唱素王恩典,雖然籍是洛諱宴公的後裔,但若是做了天下共主,想必還是有資格祭祀素王的。”

   

   

   

   項羽這話一說,洛陵都有些愣住,雖然項羽話中透著濃濃的野心,想要將素王后裔大宗的地位奪走,但這番話還是讓他心中思緒翻滾,抬頭望了望天,素王沒有反應,說明素王並不在意這個。

   

   

   

   素王的信仰是很複雜的,在普通的山東黔首庶民眼中,素王就是老天爺,他們沒有讀過書,不知道素王的本意,只以為素王就是老天爺的名字,所以“願素王同在”等於“老天爺保佑”。

   

   

   

   但是在有文化的人眼中,還有洛人眼中這兩者區別是很大的,素王是一個更加豐富的形象,雖然和天是一體,但是感情更加豐富,比較學術的說法就是天的人格化。

   

   

   

   洛陵深深吸口氣鄭重道:“素王如天,不因為信仰的多少而改變,素王會保佑每一個發自內心信仰之人,直到生命的盡頭。”

   

   

   

   項羽一夾馬腹,踏雪烏騅開始原地踱步,他沉聲道:“洛公,素王如天,所以這是天要楚國興盛,素王要項氏興盛。”

   

   

   

   洛陵望著英姿勃發的項羽,朗聲道:“楚公,你是兵主下凡,素王會與你同在,率領著楚軍去追尋那個天下共主的位置吧,那是楚人一千年來想要的,現在它就在伱的面前了。

   

   

   

   若是你真能擊破章邯,讓楚國前所未有的輝煌,縱然是羋姓熊氏的歷代先王,也會為你慶賀。”

   

   

   

   烏騅開始向前慢慢跑動,項羽的聲音傳來,“項氏問心無愧,縱然是站在楚國曆代先王的宗廟之地,籍依舊可以自豪的說,籍是一個楚人,不愧對先王和先祖。”

   

   

   

   隨著項羽出現在楚軍面前,歡呼聲不住響起,對於普通的楚人來說,項羽是個絕好的主君,這些普通的士卒不需要高爵顯位,更喜歡能和他們同甘共苦的將領。

   

   

   

   項羽恰恰很是善待士卒,酒肉推食,士卒有難他都願意幫助,所以在普通的士卒之中威望很高,士卒都願意為他效死,所謂上下同心者勝,大部分兵形勢派都是這樣凝聚軍隊的軍心。

   

   

   

   項羽騎著烏騅在楚軍面前高聲道:“楚人,伐無道,誅暴秦,這是太一素王降下的旨意,我們從江東走出,要為楚人復仇,你們都是這世上最英勇的兒郎,今日渡過漳河,前面就是邯鄲,那裡有五十萬的秦人,你們害怕嗎?”

   

   

   

   傳令兵一重重傳下去,震天的呼喊聲傳來,“不怕!”

   

   

   

   項羽軍中實際上有不少的洛人,還有不少在楚地長大的洛人,這些人遷徙逃難來到被項氏統治數百年的江東之後,很快就融入當地互相通婚,但是心中依舊懷著對秦王朝的仇恨,現在追隨著項羽誅滅暴秦是他們迫不及待的事情。

   

   

   

   項羽率領著大軍渡過漳河,這一條從太行山流出的大河是趙國邯鄲郡水系源流之一。

   

   

   

   當章邯得知一支僅僅三萬人的楚軍衝著自己來之後,他有些難以置信的望著左右道:“三萬人?

   

   

   

   楚賊項梁十萬人尚且敗在寡人的手中,三萬人竟然敢來送死?他難道以為那是洛國敢戰士,能以一當十嗎?”

   

   

   

   楚軍的戰鬥力雖然冠絕山東諸國,但是在章邯看來,並沒有本質性的區別,秦朝在邯鄲周圍的軍隊有足足四十萬,即便其中一部分要圍困齊國軍隊,但是擊敗一支僅僅只能說是偏師的楚國軍隊,實在是太過簡單。

   

   

   

   大帳之中,章邯手持扶蘇賜下的秦皇劍,正色道:“滎陽王,晉中王,翼侯何在?”

   

   

   

   二王一侯便直接出列,章邯朗聲道:“以滎陽王為首,帶十萬兵,殲滅楚軍。”

   

   

   

   雖然章邯沒把這支楚軍放在眼裡,但是在挑選將領的時候,他還是全力以赴,滎陽王子嬰、晉中王白禮、翼侯王離三人都是軍中比較優秀的將領。

   

   

   

   尤其是翼侯王離,長城軍團的副手,出身大秦第二將門王氏,祖父王翦是攻滅六國的第一功臣,父親王賁也是名將,還娶了嬴姓宗室的公主,始皇帝的女兒,王氏是貨真價實的外戚。

   

   

   

   如果不是王翦過於急流勇退,而且始皇帝想要削弱王氏的存在和影響力,所以抬舉蒙氏,現在的大秦第一將門本該是王氏的。

   

   

   

   現在扶蘇上位之後重用宗親和外戚,雖然現在蒙恬已經封王,但是王離感覺自己還有機會,畢竟扶蘇是他的親舅舅,依照扶蘇的性格,外甥不比蒙恬這個外人親嗎?

   

   

   

   三人很快就帶著兵符前往軍營調動兵力,雖然是以滎陽王子嬰為首,但是實際上是以王離為首的,畢竟王離才是真正的久經戰陣之人。

   

   

   

   “踏踏踏!”

   

   

   

   項羽三萬混合著步兵、騎兵和戰車兵的軍隊渡河而來,士氣旺盛,王離根本就不是能帶十萬人的統帥,而且十萬人根本就不可能在戰場之上正面擺開。

   

   

   

   人過一萬,接天連片,這十萬人自然是分散開由三人率領,然後共同聽從王離的指揮從各個方向對楚軍進行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