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二十一章:四姓公卿

  馬政也沒有提升到國策的地步,但是任何的政治目的都需要理由。

  馬,就是洛蘇找到的理由。

  洛蘇這話一說出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嬴姓三家身上。

  早就暗中通過氣的費來立即俯首道:“洛公,王畿馬政之事,一向由嬴姓負責。

  嬴姓先祖不過是西岐執鞭之民罷了,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天子的仁德賞賜,現在邦周既然需要良馬,我嬴姓三氏自然是責無旁貸。

  嬴姓可以為西部諸侯提供良馬,只是……”

  說到這裡,費來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洛蘇便連忙問道:“費公有言,但說無妨,可有孤能做的?”

  於是費來肅然道:“王畿坐於伊洛之間,誠是天命所鐘王業興盛之地,但於養馬而言,卻遠不如鎬京。

  臣族中典籍有記載,自從遷徙到洛邑,臣族中養出的馬匹再也不復有天馬之相了!

  若是在這洛邑之中,想要培養出堪比犬戎的良馬,臣實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感。

  臣拜請洛公,允許臣率領族人返回祖地,若是能封臣於豐鎬之間,臣定能充實馬政,抵禦西戎,為國藩籬,壯我邦周。”

  洛蘇直接愣在原地,彷彿被費來突如其來的請求震驚到了,吶吶道:“畿內諸侯自請外封,孤又怎麼能夠拒絕呢?”

  兩句說完,才從震驚中清醒,欣喜道:“為邦周馬政,自請外封,費公真是邦周的忠臣啊!

  素王曾經說過,有忠誠的長輩,必然有忠誠的子孫,費公如此,想必宗族之中,盡是此等為王盡忠之士。”

  費來臉上滿是自豪之色,朗聲道:“洛公,素王有謙謙君子一說,但是族中的兒郎實在值得誇耀,素王曾言,內舉不避親,臣今日便自誇一番。

  不僅僅我費氏子孫,嬴姓三氏,同氣連枝,皆是忠義之士。

  族中兒郎各個熟讀素王所著經典,願意為夏君夷民、變夷為夏的王道大業奉獻,早就盼望著能為王前驅。”

  徐氏、江氏二族長,臉上都是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

  至於其他人已經被費來的話搞得傻掉了,怎麼說著養馬的事情,嬴姓三氏突然就要出鎮畿外了?

  出鎮畿外就是忠臣義士?

  夏君夷民就是天命王道?

  那我們這些依舊留在畿內的呢?三言兩語就成了不忠王事之人?

  “好!”

  洛蘇興奮的喝彩一聲,高高舉起面前的酒爵,朗聲道:“夏君夷民,變夷為夏,王道大業。

  這就是孤的先祖,為我諸夏所立下的最偉大的功績。

  諸公,我等當為嬴姓三公此等高義,浮一大白!”

  早已暗通款曲的周韻與申酉心中暗笑,有的人還沒回過神來,麻木的舉起酒爵,半推半就的一飲而盡。

  洛蘇臉上還帶著興致勃勃的神色,慨然道:“這些年隨著遷都洛邑,夏君夷民之舉,同素王時期比,頗為不順。

  究其根本,便是我等貴族躺在先祖的功勞簿上,錦衣玉食,早就將當年經歷的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之苦忘卻了。

  孤一直痛心於此,沒想到今日竟然有費公、徐公、江公,願意重回祖地,艱辛創業,孤心中實在高興。

  孤明日便報於攝政王太后,言明嬴姓三公義舉,為費公請封侯爵高位。

  徐、江二公,亦可得伯爵之位。

  孤還要為你們作保,在那秦川之地,為你們實封百里之土,賜予財貨、奴隸、兵器、甲冑無算。

  三公日後率族西遷,莫忘洛邑之中,有保舉之人,盼三公早日將捷報予孤,那時孤定為三公賀!”

  等到嬴姓三人拜謝洛蘇,所有人都徹底回過神來了,嬴姓這三人是與洛蘇商量好的。

  馬政就是一個幌子,洛蘇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讓畿內諸侯外遷!

  嬴姓在王畿之中,人多地少,認為留在王畿之中沒有前途,想要外封的人確實不少,私下裡他們還曾經交流過。

  同時作為素王之後,洛蘇話中對於這些年停滯的夏君夷民進程,也是真的不滿,所以才想到了他們。

  大量不事生產、久經軍事訓練的族人,有大量的財富能夠保證建國所需,他們還有著卿大夫的畿內爵位,能夠平調畿外伯子男爵。

  眾人有些奇怪的是,看洛蘇將自己這些人全部請來的架勢,他是想要將畿內大部分的公卿貴族遷到畿外。

  這麼多的人,想想就頭皮發麻。

  一個不慎,即便以洛蘇的威望,也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失敗,這種甚至會影響邦周的大事,以洛蘇的風格,怎麼會做這麼激進的事情呢?

  這時另外一個早就安排的托出場了,申氏族長申酉向洛蘇提出了一個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洛公,嬴姓為天子牧馬,若是西遷,這洛邑之中的馬場要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