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十八章:攝政會議

  突然而來的系統提示將姬昭的目光吸引過來,望著意氣風發的洛蘇,姬昭搖搖頭,攝政哪裡是那麼好當的。

  等到侍者將詔書帶出去,眾人便商量起第二件事,封邦建國的大事。

  “一日敕封四位侯爵,真是國朝盛事,不知太師心中可有人選?”

  洛蘇聞言啞然笑道:“諸公莫要玩笑,敕封諸侯乃是王道重事,我不過天子管家之人,庸庸碌碌按章辦事的臣子罷了。

  何人可以敕封諸侯,周禮上寫的明明白白,或者是功勳卓絕的臣子,或者是血統高貴的宗親,只此而已。”

  洛蘇一說,眾人便懂了,將目光放到了王太后齊姜身上,血統高貴的宗親,哪裡有比當今天子的兄弟血統更高貴的呢?

  齊姜聞言,眉頭陡然皺起,她的一個兒子做了天子,另外一個兒子自然是要分封的,但她可從來沒有想過將兒子分封到南方那種偏遠之地。

  在如今的邦周,同樣國土的封國,有四個級別,第一個級別就是封在洛邑的王畿周邊,這樣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商業繁榮、文化昌盛,是上天眷顧之地。

  第二等的則是從晉國直至鎬京王畿這一塊土地,是邦周宗廟所在。

  第三等則是洛國、齊國等在東方開拓的土地,這些土地上諸夏的文化已經非常昌盛,東夷部落已經越來越少,很是富庶。

  至於最差的就是北面、南面、西面,窮、戰亂、蠻夷眾多。

  即使是侯爵,齊姜也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去那種地方。

  於是皺眉道:“先王嫡次子不過是一個稚童,哪裡能承擔起防禦楚國的重擔呢?先王有庶子三人,都已加冠,封在王畿之中,爵不過伯子男。

  息兒即位,普天同慶,理應給兄長加封,以彰顯仁德,便將三人爵位升至侯爵,侯國遷轉至唐隨等地罷。”

  三言兩語之間就將幾個王子安排的明明白白,在座的幾人也不禁佩服乾脆果斷,絲毫不擔心那幾個王子的外戚不滿。

  幾人便直接同意,開始草詔。

  洛蘇說道:“申呂之地最為緊要,隨厲王親征的將領之中,餘伯修有功勞,將其升為申侯,將申呂兩座城池都賜給他,封給他兩百里的土地,彰顯天子的恩德。”

  如今邦周大擴,便是伯國之地也有百里,但賜土時,依舊按照周禮舊制。

  餘伯乃是諸姬之一,現在將餘伯的封國遷徙,自然要多多賜土,還要有其他的賞賜,才能不落下苛待宗室的名聲。

  “自素王攝政起,如今王畿官制龐雜,臣規整了一遍,三公大多以尊銜賜予德高望重的宗長,大多不涉政事,既然如此,不若便為定製,作天子之伯。

  至於王佐官制,便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為上卿,大宗正掌姬姓諸侯之事,少宗伯掌外姓諸侯之事,再設大鴻臚掌公侯之事,少鴻臚掌伯子男之事。

  四鎮諸侯八年一遷,都由立有功勳的諸侯擔任,天子亦可與宗親貴戚多多親近。”

  洛蘇為了加強天子和血緣日漸遠離的諸侯之間的關係,可謂是煞費苦心,若是強大的諸侯一生都未曾見過天子,那又從何談起所謂忠誠呢?

  ……

  天官官署。

  毫無疑問,這是如今整個天下的權力中心,整個王畿的事務、整個邦周的事務,都要經過天官決斷。

  春官晉侯與地官陳侯臉上喜氣洋洋,感覺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巔峰。

  洛蘇為三人斟滿酒,笑道:“晉侯、陳侯,還請飲酒。”

  兩人便齊齊謝禮道:“怎敢勞煩太師。”

  溫酒飲罷,陳侯便開口問道:“不知太師有何要事召我二人前來?”

  洛蘇沒回答,而是轉頭問晉侯:“晉侯之祖,乃是武王之弟,到如今已經四代,與天子的血緣關係已經很是淡薄了。”

  這話一出,晉侯與陳侯的表情立刻就嚴肅起來。

  “不過四代便已經如此,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之後呢?後世的子孫還能拱衛天子嗎?孤很是懷疑啊。

  自素王時起,大宗正便在洛氏一脈流轉,到了孤這裡,這個問題已經很嚴重,故不能置之不理,便想出一個辦法。

  晉侯如今為春官,有掌宗族之權,陳侯任少宗伯,可以協調異性的諸侯,所以這件事情要交予二位去做。”

  晉侯與陳侯對視一眼,齊聲道:“太師儘可言,我等定竭盡全力。”

  “王畿之中,有天下諸侯的譜系流傳,二位將其中諸侯家中適齡男女備錄在案,尤其是那些有兄弟姐妹的。

  天子息娶了陳侯的嫡女,滕妾制度下,陳侯恐怕要將女子全部塞進天子的後宮了。

  依孤所見,不必如此,留一二嫡女、宗女嫁入其他姬姓諸侯之家,比如晉侯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