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大名

  “無非就是要援助、要聯合剿匪、進出口優惠,個長得不高,想的挺多的。”

  見劉一鳴這幅模樣,林安民並沒有覺得劉一鳴有多上心這件事。

  三次戰敗,日本已經廢了,失去了海軍,陸軍規模也被限制,還掛著半島這個吸血蟲,想對華夏帝國再造成威脅,大概是不能了。

  雖然這個國家還擺在那兒,但是如果沒有天降猛人,它對華夏帝國的威脅還不如墨西哥對美國的威脅。

  之所以沒有徹底消滅這個國家,林安民也知道原因。

  日本列島雖然只有三十多萬平方公里,不足華夏帝國從沙俄身上吃下領土的三十分之一。

  但是這三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上,擠下了五千萬日本人,人口比沙俄亞洲地區多出數倍。

  想征服這樣一個人口稠密,擁有主體民族且相當團結的國家,難度是很大的。

  難度大也不是做不到,但是當時華夏帝國忙著抽身準備歐戰,掙大錢!沒必要在這個國家浪費精力。

  “答應它們進行聯合剿匪,順便讓財政部派個人和小野談一談關稅的問題。”

  劉一鳴看了看被雨雲遮蔽的太陽,

  “把日本人的精力扯到北方去,扯到半島的軍事上去,讓三省邊防軍加大對半島游擊隊的援助。”

  “那些沒用的重裝備,給他們一批。”

  劉一鳴口中的重裝備,是戰爭結束後,華夏帝國分到的一筆戰利品。

  當初簽訂巴黎和約時,規定德國要交出大量武器,華夏帝國分到了一部分。

  德國戰敗後,德軍裝備的龐大武器裝備也就失去了監管,混亂中被大量走私,華夏帝國也收購了一些。

  不僅華夏帝國,美國也吃進了不少。

  這些德械武器的流動路線十分複雜,在俄國、阿拉伯、波斯、印度、日本、半島、墨西哥、甚至非洲,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阿拉伯人用它們對抗華夏帝國陸軍,波斯人和印度人用它們對付英國陸軍和波斯國王的軍隊,半島人用它們對付日本人。

  墨西哥人用它們對付自己的墨西哥政府軍,非洲則是對付英法。

  反正,作用就挺多的。

  真的相當諷刺,戰爭結束後,簡單軍工產品成為了德國最火熱的出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