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反差


                 給航母裝上大炮,聽起來是個偽命題,但是在航母發展的初期,各國並不會妥善使用航母,裝載身管火炮反而成了常態。

  260毫米級火炮,在戰列巡洋艦出現之前,是裝甲巡洋艦的火力配置,對普通巡洋艦形成火力碾壓。

  效力射,也就是火力齊射,是戰列艦的戰鬥方式,能提高遠距離炮戰時的命中率。

  而六門火炮,是效力射發揮效果的最低需求數量。

  劉一鳴提出的,新航母的這些要求,主要目的是引導美國,將航母的發現重點放在火炮航母身上。

  別覺得離譜,美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守舊的海軍之一,因為他們面對的威脅極低,任何國家想攻擊他們,都必須跨越大洋。

  上一個跨越大洋遠征的,還是俄國,一次性丟掉了數十萬噸戰艦噸位,海軍排名一下子掉出前五。

  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的安全感是十分充裕的,他們沒有破釜沉舟應用新技術的動力。

  所以,如果給美國機會,美國一定會搞出“航空巡洋艦”這種奇怪的東西。

  畢竟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是被否定了的,而大型巡洋艦的作用是被肯定了的。

  伴隨艦隊偵查的任務,航空巡洋艦也能帶幾架飛機的嘛。

  爭論了一番之後,英國因為獨木難支,在獲得了各國對限制發展潛艇技術的承諾後,同意了航母標準的通過。

  最後,就是緊張刺激的分噸位環節。

  英國希望主力噸位能砍掉一半,把他手裡那些老舊過時的戰列艦退掉。

  也就是,最終主力噸位維持在五十萬噸上下,這是和平狀態下,英國財政能撐得住的極限。

  美國希望獲得更多主力艦噸位,他們船塢裡躺著的十幾條船已經付了四分之一的費用,現在廢棄,還要賠償一筆違約金。

  相當於直接虧損掉四五條戰列艦。

  同時,美國還想著能繼續對外輸出影響力,在英國騰不出手來的時候,佔據更多世界市場。

  法國倒不是很在意,他正在和意大利人較勁兒,意大利人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