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一千零六章 你們肢解德國吧

  他怎麼知道?報紙上都寫了,英國人阻礙糧食運輸,華夏帝國商船上的糧食只能倒進海里餵魚。

  “代表先生,您搞錯了一件事情,我們不是在和您商量,而是在通知您和您的國家,協約國的最終決定。”英國代表皺了皺眉,感覺有些不對,但是又說不上來。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喬治·克里孟梭和英國首相喬治·勞合互相溝通過,雙方同意秘密簽訂協議,封鎖德國海岸線。

  近期華夏帝國不斷通過輿論向兩國施加壓力,希望兩國能放開一個口子,在這個問題上,華夏和兩國對立。

  而在對德國的懲戒問題上,英國和美國達成一致,希望輕輕懲戒一番德國,以至於德國不會被過渡削弱,這樣有利於歐洲大陸的均衡。

  這個問題上,法國希望徹底瓦解德國的抵抗能力,英美對抗法國,華夏部分支持法國。

  為什麼是部分支持?因為華夏帝國不同意法國控制德國的工業,這是法國認為他應得的補償。

  另外,法蘭西要求佔據戰爭賠款的58%,也擠佔了其餘三國佔據的賠款份額。

  而在對待美國人“民族自決”問題上,華夏帝國又和英國人站在了一起,抵制美國人的主張。

  這也是為何,最終出現在桌子上的條款中關於領土的部分,輕易就被德國代表接納了的原因。

  除了近幾十年普魯士王國擴張出來的非德意志領土,其餘各德意志邦受到的影響不大。

  當然,東普魯士部分,波蘭被劃了出去,包括德國從俄羅斯帝國獲得的領土,都歸了波蘭。

  英國限制德國的主要策略,是通過條約規定非軍事區,限制德國軍事技術的發展等。

  有限限制,讓德國不至於過渡強大的同時,牽制法國,對英國人來說最有利。

  所以,此時的協約國內部,形式相當複雜,各方勢力的利益縱橫交錯。

  掙扎了小半年,才拿出一份草案。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請你們肢解德意志各邦吧,德國拿不出這麼多錢,現在不行,未來也不行。”德國代表相當擺爛的說道。

  三千億金馬克呀!德國戰前攏共才六千萬人口,平均每個德國人要揹負五千金馬克的債務,算上利息,德國怎麼可能還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