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一千零一章

  那麼此時,華夏帝國不能樹敵太多。

  在太平洋,華夏帝國需要和美國進行競爭,美國軍事實力不強,但是華夏帝國想徹底擊敗美國,十分艱難。

  太平洋太寬闊了,極大的阻礙了華夏帝國的兵力投送能力。

  一旦不能快速徹底的擊敗美國,美國就能憑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龐大的生產能力,逐步將軍隊戰鬥力補充起來。

  在印度洋,華夏帝國和大英帝國的戰略利益已經出現了衝突,大英帝國要集中他全部的力量保證印度的安全,而華夏帝國也要保證阿拉伯的穩定。

  其中,劉一鳴的第二大陸橋計劃,目前已經完成了阿拉伯段和西域段的建設,波斯段完成了一半,中亞段的建設則因為種種原因進步緩慢。

  這是英國人在背後搗亂,偏偏華夏帝國此時騰不出更多精力去照顧中亞地區。

  原因很簡單,華夏帝國還得將精力放在北邊,俄羅斯帝國的位置。

  雖然失去了西伯利亞及遠東,讓俄國喪失了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的領土,但是對其人口和工業的影響不是很大。

  帝俄時期,西伯利亞和遠東向來是自成體系,除了葉卡捷琳堡等西西伯利亞地區的幾個城市外,其餘地區人口稀少,工業更是原始。

  根據情報部門探聽到的各種消息來看,米哈伊爾二世正在進行軍事改革,並且第一階段已經接近完成。

  米哈伊爾二世正在根據德軍的軍隊建設,重組其軍隊,並且學習華夏帝國,直接對軍隊開始教育,提升他們的文化水平,同時灌輸民族主義知識。

  第一階段制度改革已經完成,第二階段也在有條不紊的開展著,未來華夏帝國必須派重兵駐紮,以應對來自烏拉爾山脈方向的威脅。

  華夏帝國應付這麼多地方,精力根本不夠。

  戰爭結束了,歐洲無休止的需求也就消失了,外貿也會在短期內快速下降,生產必須立刻轉型。

  另外,戰爭結束了,戰爭中積攢的龐大財富,也是時候好好消化消化,將戰利品轉變為國力。

  想要做這些,劉一鳴必須拉上一個朋友,用來應對盅格魯撒克遜人聯盟,也就是英美戰線。

  另外,戰爭結束了,國際聯盟組織大概率也會應運而生,想要在其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以及戰後分到一塊好蛋糕,此時都需要一個勝利。

  而且得是與眾不同的勝利。

  …………

  法國,帝國遠征軍司令部。

  “司令,聯合指揮部命令。”通訊處處長將電文交給鄭磊,神色有些擔憂。

  “回電,遠征軍司令部收到,將立即執行。”鄭磊看完電文後,對通訊處長說道。

  “黃參謀長!”鄭磊轉頭高喊。

  “到!”正在好奇電文內容的黃正方下意識的立正站好。

  “你親率第十五集團軍,於明天早上五點三十五分,準時出發,向德軍陣地前進。”

  鄭磊將參謀長都派出去,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叫他這個遠征軍司令部的草臺班子,比阿拉伯總督的班子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