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八十六章 初戰告捷(上)

  這次進攻沒啥問題,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也評估一下德國人的能力,這很正常。

  而且師級的進攻,西線每天都在發生,壓力並不大。

  不過考慮到華夏帝國初次進攻的重要意義,霞飛還是決定多問一句。

  “蘭斯,德國人進攻後,這裡是一個突出部,適合進攻。”

  “根據法軍共享的情報來看,蘭斯正面有一個師的德軍,南部有另一個師,然後附近二十公里內,沒有其他德軍部隊。”

  黃正方指著地圖上,一塊法軍防線的突出部說道。

  這塊突出部在1915年出現過,後來法軍緩慢的打了回去,然後今年又被德軍打了過來。

  看起來戰線沒有變動,但是長期的拉鋸戰,這裡起碼出現了數萬具屍體。

  “但是蘭斯正面的德軍有鐵路,而且還不止一條,法軍撤離之前,這裡有兩條正式鐵路和一條臨時鐵路。”

  “周圍二十公里是沒有任何德軍,但是擴大到二十七攻擊,還有三個德軍師,擴大到三十公里,德軍防線後方,我們估計有一個集團軍在這一片區域。”

  “我們和德國人打了這麼久,這麼近的距離,從炮擊開始,到第一批德軍援軍抵達,不會超過三個小時。”

  “除非德國人毫無準備,不然通常在兩個半小時左右抵達,你要賭他們毫無準備嗎?”

  霞飛勸阻道。

  西線的傷亡確實很大,但是論傷亡數,一戰其實比不上二戰,但是就覺得一戰更血腥。

  為什麼?因為西線的戰鬥太集中了!

  四百多公里防線上,最多的時候超過三百萬人同一時刻在一線拼殺,同時二線還保留著最少二百萬人以上。

  一公里戰線一萬多人,哪怕要分成兩半一邊一邊人,站滿了一米長的戰線也有十好幾個人。

  即便算上縱深塹壕,這個密度也太大了,人只能在這狹小的空間中廝殺,而且在一方血流乾淨之前,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霞飛不希望一上來華夏人就被巨大的傷亡嚇到,那樣會影響後續派兵的。

  “我建議華夏陸軍可以在南線發動戰爭,德國剛剛在北線停止了進攻,南線的支援力量會弱一些。”

  “如果同法軍配合,也許我們能打一個漂亮的進攻戰。”

  霞飛準備出出血,讓法軍承受壓力,讓華夏人撿漏,這麼一來,說不定能讓華夏加快運兵的速度。

  “不用,元帥,我們打算三個小時內結束戰鬥,並且在此期間,我們還會癱瘓其鐵路運輸。”

  “相信我,如果沒有把握,我不會讓我的部下去送死的。”

  黃正方堅持要在蘭斯發動進攻。

  霞飛又勸說了兩次,無果後,霞飛只能同意。

  當他離開後,第一時間和貝當商量了這件事,看看有沒有辦法,降低華夏人的傷亡,例如讓法軍衝一下。

  …………

  九月二十九日,人員運輸工作已經完成,大量的設備從火車上卸下,空軍也開始調試設備。

  九月三十日,天氣不太好,是一個陰天。

  蘭斯附近的土地被炸成了灰黑色,放眼望去,一個個彈坑充斥在人們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