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五十二點五章 發漏了一章,我真該死…


                 “好吧,我們願意再在61.7%的位置再次做出讓步,60%,這是華夏帝國的底線。”

  林安民取下眼鏡,看著已經完全黑下來的天空。

  “我們已經在這裡因為幾十萬英鎊的賠款額度浪費了太多時間。”

  “先生們,我必須告訴各位,我們還沒有擊敗奧斯曼人,戰爭還沒有結束。”

  “我們必須立刻做出決定。”

  林安民受夠了,整整七八個小時,除了中途上廁所,關於賠款的分配問題就沒有停過。

  起初林安民主張了67%的賠款份額,也就是六億七千萬英鎊,摺合三十三億五千萬美金。

  這遭到了英國的反對,不過也只是說了說,並沒有進一步動作。

  然後英法各自主張都超過了15%,意大利要求10%以上,塞爾維亞和希臘也希望得到補償,比利時則眼巴巴的看著。

  對於比利時來說,有就是賺了,參加了這場會議,怎麼也能分個千分之一,那也不是一筆小錢了。

  一百萬英鎊,加上利息,二百萬左右,足夠一艘性能平庸的超級戰列艦造價了。

  英國在乎的不是多少錢,而是面子。

  這次分贓的比例,對外肯定是聲稱這是根據各國對奧斯曼帝國戰爭做出的貢獻來分配的。

  英國組織過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如果他的比例比法國低,那麼無疑是告訴英國人,他們只是在添亂,沒有其他貢獻。

  這是英國政府所絕對不能接受的!

  希臘、塞爾維亞、意大利則是真的為了這筆錢而努力爭取。

  百分之一就是一千萬英鎊,五千萬美元,對於英國來說不過是一天的戰爭開銷,對於這幾個國家來說,則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所以,分贓大會持續了很久,還沒拿出結果。

  林安民為了儘快達成一致,不斷的降低主張的比例。

  一是為了讓大家儘快達成一致。

  二則是想塑造一個華夏帝國顧全大局而吃虧的樣子出來。

  同奧斯曼人的談判結束後,這些會議記錄會不小心流傳出去,更改一下華夏帝國的國際面貌。

  1919年,華夏帝國承接的歐洲高素質移民,比之1918年直接腰斬。

  “那麼,意大利增加0.7%的佔比,塞爾維亞增加0.55%,希臘增加0.45%,怎麼樣?”

  “最後各國佔比是,華夏帝國佔比60%。”

  “不列顛帝國佔比13.61%。”

  “法蘭西共和國佔比12.79%。”

  “意大利王國佔比9.33%。”

  “塞爾維亞王國佔比1.27%。”

  “希臘王國佔比1.18%。”

  “比利時、葡萄牙等其餘成員國共計佔比1.82%。”

  “如果沒有人提出異議的話,我想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了,事後不允許再做出更改。”

  “如果有異議的話,在下一次同盟國賠款協商問題上,提出你們的意見。”

  西里爾趕緊說道。

  自從英國所佔的比例超過法國成為賠款分配第二多的國家後,西里爾就非常希望快點結束談判。

  不過,意大利帶頭一直在爭吵。

  華夏帝國不斷退步實際上讓英國人感到了不安,他們本來可以不用退。

  “既然無異議,那麼,就這麼定了。”

  “還請各位稍坐,秘書會立刻撰寫會議簡報讓各位帶回去,我需要向我國陛下彙報工作,失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