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五十三章 暗流湧動

  德軍不得不降低凡爾登方向的火力分配,轉而從其餘方向尋求突破。

  不然十天之後,德軍連防守的能力都將消失。

  ……

  “德國人發起進攻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只要德國人在正面取得勝利,很快便能分兵前來幫助我們作戰,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

  “是呀,等勝利之後,我們能趁此機會收回北非領土和阿拉伯領土,那些可都是富饒之地呀!”

  “這時候,這種苛刻的條約,就應該不用考慮了吧?”

  奧斯曼帝國三巨頭之二,傑馬勒、塔拉帕特二人樂觀的看著德國發動進攻的報紙。

  在報紙旁邊,擺放著談判特使穆斯塔法發回來的電報。

  二人分別是海軍大臣和內政大臣,與恩維爾一起,掌握著整個帝國的軍政大權。

  可笑的是,他們曾經是激進的革命者,帶領青年土耳其黨發動了推翻哈米德二世的革命。

  有意思的是,他們革命的目標是反對其毒菜統治,然後他們接手帝國軍政大權後,依舊行使同樣的統治。

  “根據穆斯塔法發回來的電報來看,華夏人的反應很激烈,他們稱,三月十二日是最後期限,之後會繼續發起進攻。”

  恩維爾可沒有二人這麼樂觀,臉色難看的將地圖擺了出來。

  “怎麼?我們已經支持了兩年多,再支撐一年都不行嗎?”

  “歐洲打的很激烈,我相信,一年以內,形勢就會明朗。”

  帕拉帕特不明白,局勢真的有恩維爾說的這麼困難嗎?

  前面接近三年的時間奧斯曼人都頂住了,現在軍隊數量補充了上來,沒道理頂不住呀!

  不怪帕拉帕特,他是三巨頭中唯一一個非軍隊出生的,從他被分到內政大臣位置也能看出來,他對軍事不是很熟悉。

  “華夏人已經控制了安卡拉,距離伊斯坦布爾只有不足五百公里。”

  “我們在安卡拉以西有兩個集團軍,一個需要在加利波利半島防備英國人和希臘人。”

  “僅僅一個集團軍,十五萬人,我並不確定能抵擋華夏人多久。”

  這個抵擋,是將人擋在安卡拉北部的山脈中,安卡拉北部是山地和丘陵,跨過之後進入平坦的半島,進而才能抵達伊斯坦布爾。

  但是,不可能讓軍隊在伊斯坦布爾等著華夏人到來,而一旦派出去,該派多少,在哪裡防禦?防線多寬?

  這些都是問題,最終就會涉及到兵力分配。

  本就不多的兵力分出去太多的話,伊斯坦布爾的防禦就成了大問題。

  畢竟華夏人不是第一次從戰線外側穿插了,他們需要防備華夏人故技重施。

  而分出去太少的話,雖然能遲滯一下敵人,但是派出去的士兵大概率就損失了,對於之後的戰鬥十分不利。

  最重要的是,他們並不清楚華夏帝國到底派了多少人到安卡拉!

  “我們不能像在艾因塔布做的一樣,將博爐打造成一個軍事要塞嗎?”帕拉帕特問道。

  “我們沒有這麼多資源,更沒有這麼多時間。”恩維爾搖了搖頭。

  “將伊斯坦布爾打造成堡壘吧,從現在開始修建工事,華夏人抵達之前,把伊斯坦布爾改造成堡壘城市應該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