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二十三章 宣戰

  “而且我覺得,我們和俄國開戰後,俄國很可能會倒向德國,情況可能會更糟。”

  孫載之還是有些擔憂,怕英法撐不住投降了。

  完全有可能嘛,誰能想到俄國會投降呢?既然俄國都能投降,還簽下了割地賠款的條約,已經簽過一次的法國再籤一次也正常吧?

  “不必擔心,他們沒能力向我們發起進攻。”劉一鳴笑著搖了搖頭,孫載之相比許輝,還是有些太嫩了,同時雙方配合度也不夠。

  “寧遠向西修築的道路,進度如何?”劉一鳴將話題轉移到即將進行的戰爭上。

  這場戰爭,前期阻礙華夏帝國的唯一障礙物是道路。

  沙皇俄國佔領哈薩克等地區是憑藉龐大的哥薩克騎兵和沙俄陸軍,他們前來進行的不是高強度戰鬥,對於後勤的要求不是很高。

  只要有一定的糧食(可以就地搶一部分),彈藥、草料(餵馬),東正教牧師,他們就能維持戰鬥力。

  而華夏帝國西出北上,騎兵只佔一小部分,即便是步兵也是摩托化或者機械化步兵。

  大量的車輛、重裝備,對後勤的需求和半近代化軍隊對後勤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樣,戰鬥力也是不一樣的。

  遠在西域邊疆的寧遠,許輝也是這樣問著施工負責人。

  “工兵最遠已經到達巴爾喀什湖邊上了?公路確定能用嗎?”許輝站在施工工地的起點,藉著陽光看地圖。

  地圖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公路,先從寧遠北部出發,向西從山脈夾縫中越過,過了山脈後向南避開山地,進入較為平緩的地區後再向北行駛。

  “我們沿著古商道,也就是古絲綢之路天山北路的一部分,一句進行拓寬的加工,可能有些安全隱患,但是用是可以用的。”軍區工兵部長薛慶中說道。

  “安全隱患?”許輝皺了皺眉。

  華夏帝國一直推行精兵政策,五億人口陸軍兵力也才二百萬,每一個士兵的投入都不小。

  “例如炸藥炸過之後未來是否會產生落石,山體滑坡,一些地方坡度很大,轉彎角度也比較危險等等。”

  “另外,首……首先來說,咱們要保證這條公路能用,當下公路是能用的,但是馬上就要進入汛期,洪水會不會淹沒某些低窪路段,我們也不能保證。”

  “總督,我們正在準備進行進一步改造,不過當務之急是儘快組織物資運輸,將物資送到山脈西邊去。”

  “到了那邊,剩下路程一片平坦,即便用馬拉,也能拉到葉卡捷琳堡。”

  薛慶中差點兒就說錯話了,一番操作圓了回來。

  “現有的車輛,根本不夠呀!”

  “既然已經能過車了,那麼就從現在開始運輸吧,先將一部分重裝備運過去,不然一下雨,更運不過去了。”

  許輝聽到安全隱患是這些,也就沒說什麼了,都是沒辦法的事。

  洪水,山體滑坡,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落石也要看運氣能不能提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