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二十一章 最終準備


                 “爵士,我們目前沒有多餘的兵力派到歐洲去,維持當前規模的兵力已經是我們的極限了,後續我們甚至還要抽調一部分軍人離開。”

  “你們知道的,軍隊不是派出去就完事了,還需要龐大的隊伍來進行後勤工作,大量的工廠生產武器和彈藥,紡織廠生產軍裝和紗布,農夫生產糧食,最終由後勤和運輸部門運過去。”

  “在阿拉伯維持一支五十萬人的陸軍,已經是我國的極限,繼續增加,對於我國的生產和運輸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而現在!俄羅斯帝國退出了盟約,我國與俄羅斯帝國漫長的邊境線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危機!”

  “考慮到俄羅斯帝國曾經對華夏的所作所為,帝國政府和帝國議會都無法無視這種威脅的存在。”

  “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投降?我們還提醒過貴兩國外交部,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提前沒有發現任何端倪嗎?”

  林安民一臉氣急敗壞的對西里爾和畢勝喊道。

  英法是來要求華夏帝國增兵,並且向西線派兵的,原因很簡單,華夏人多,後備兵力多,但是出動的兵力是最少的。

  華夏帝國曾經提醒過英國和法國注意,德國有可能正在和俄國進行秘密接觸,不過那時候華夏帝國還不知道他們真的在談判,劉一鳴只是想攪混水罷了。

  等真的得知他們正在進行和談的時候,華夏帝國立馬轉移了注意力,甚至主動把猶太人架了出來——主動曝光不配合的猶太男人被送到泰國做農夫。

  海外維持一支軍隊當然很困難,四年戰爭讓華夏帝國海運船舶總噸位提升了一點五倍,已經達到八百萬噸,位居世界第三。

  第一是英國,目前噸位總數超過兩千萬噸,第二是美國,八百四十萬噸,略微高於華夏。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不過噸位雖然多,但是其中一半得用於向歐洲輸送物資,而阿拉伯地區目前已經有五十萬軍隊了(新增十個師,後又調走兩個),每年保證基本戰鬥需求就要兩百多萬噸各類物資,如果遇到一次大型戰役三百萬噸打不住。

  運輸那麼多物資不代表全年佔用這麼多貨輪,一趟來回就一個多月。

  但是加上國內貿易循環、海軍和空軍的需求,剩下這四百萬噸船舶就顯得不太夠用了。

  如果是保衛阿拉伯那肯定沒的說,但是跑去歐洲幫英法打架嘛,就得考慮考慮了。

  而且,華夏帝國現在可是一點精力都沒有了,全放在北方了,某種程度上,林安民也沒騙二人。

  這場“談判”,最終以不歡而散告終,當然,不歡的是英法。

  “陛下,已經送走他們了,咱們大概什麼時候會動手?”林安民“罵走”英法大使後,來到了紫微宮。

  “不急,許輝才剛剛上任,讓他熟悉一下,接下來的戰鬥,主要物資來源地是北方,我們只能輔助,他必須知道當地的具體情況。”劉一鳴一直盯著地圖,哪怕林安民進來都沒有轉頭。

  說實話,這是劉一鳴最沒把握的一次。

  以前不論是兵發夏威夷還是出兵阿拉伯,都是先搞定了英法,讓他們對此事默認之後才開始的。

  吞併呂宋,也是欺負美國太慫,和美國一起行動,讓美國打前鋒。

  說白了,曾經南華的行動就是歐美打卡大佐,一切關係都捋順了,只差最後一梭子。

  而這一次,行動完是華夏帝國自己秘密準備,並且單獨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