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一十八章 治療

  “行了,都去做事吧,平之你說的那個伍所長,讓他和衛生部門、市場部門的人一起行動,儘快完成藥材徵收、合理規劃。”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許輝點了點頭,起身準備離開。小說

  藥材的事是救命的事,早一分鐘行動,也許就能挽救幾條性命。

  伍所長出身馬來西亞,1886十七歲那年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皇獎學金,留學劍橋,那時候劉一鳴他們還在泗水種香料呢。

  1903年,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後,選擇了跟隨海外華人潮流,來到南華工作,是當時少見的高學歷人才。

  這次流感病毒爆發,除了一點解熱鎮痛藥,其餘藥物皆無法發揮作用,伍所長髮現新型藥物不能用後,立馬轉戰傳統中醫方劑。

  其實華夏一直都有用傳統中醫方劑治療,但是中醫方劑的普適性不是很強,治療相應症狀的各種方劑也不少,加上大夫水平不一,治療效果不一而同。

  最重要的,對於中醫的改造,劉一鳴進行的十分謹慎,畢竟這是完全不同的系統,要是套上其他體系,說不定味道就變了。

  所以,中醫尚未引入科學概念,哪怕是最基本的數學統計圖和對照實驗,依舊按照傳統的一人一方進行治療。

  而作為劍橋大學醫學博士,伍所長的華人出身加上他的專業知識,讓他能輕易將科學的一部分接入傳統醫學體系。

  經過對近千名患者的臨床治療的調查研究,通過對症狀、年齡、體質、程度、用藥規律和恢復情況等多種因素進行對比研究,得到了多個普適性較強的方劑。

  銀翹散、板藍根等多種方劑都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患反應,提升其生存幾率。

  拿到方劑之後,伍所長特意找來了十幾個中醫聖手,對方劑進行進一步調整,調整到大部分人都有效,也不會吃死的地步。

  然後,第一時間想上報,發現衛生部已經全力運轉忙的不可開交,反應遲緩。

  恰好他認識林平之,又恰好林平之回到了上海,當林平之得知其來意後,第一時間座上了飛艇,趕了回來。

  至於為啥十萬火急的事不是發電報而是親自趕來,是因為他知道,這件事交上去後,衛生部肯定也要進行相應的實驗才會動。

  這不是瀆職或者懈怠,這才是正常的運作模式,但是這套模式下,半個月能出結果就不錯了。

  而他在再三確認了實驗結果後,坐飛艇回來也不過兩天兩夜,便直接坐上飛艇回來了。

  他也是冒了很大風險,一是劉一鳴是否會信任他,二是政府內部的反應,三是出了事,他要負責。

  不過,如果一切順利,他也有巨大好處。

  ……

  十二月初,華夏帝國開始在整個帝國範圍內強制徵收連翹、金銀花、荊芥、牛蒡子、板藍根等多味中草藥。

  藥材都不是什麼名貴中藥材,平時的用處也較多,量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再大,也沒有充裕到足夠帝國所有人使用的地步。

  更別提不同地區生產的中藥材藥性可能不同,或者同名不同藥,同藥不同名等等,整理起來也比較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