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一十六章 德俄和談

  但是,人本身就是矛盾體,回到一切的出發點,他依舊是一個愛國者。

  “陛下,結束同德國的戰爭我也非常心痛,但是我們必須如此做。”

  “結束戰爭後,我們才能將精力集中起來鎮壓叛軍,等解決叛軍後我們才能梳理我們內部的問題。”

  “當我們做完這一切之後,俄羅斯帝國才能重新回到正軌並發展起來,輸一次沒有關係,失去的土地我們遲早會拿回來。”

  亞歷山大見米哈伊爾二世還在猶豫,表情不由得陰沉了些。

  相比於尼古拉二世,米哈伊爾二世確實是一個更優秀的皇帝,更年輕,見識更多,視野更開闊,也不像尼古拉二世一樣自大。

  不過,也頂多是一個守成之君。

  “安排明天的見面吧,亞歷山大,這次談判你就不要參加了,讓外交大臣去主持。”米哈伊爾二世消化了一下亞歷山大說的話後,緩緩的點頭。

  “遵命,陛下。”亞歷山大看了米哈伊爾二世一眼,然後低下頭,語氣中帶著尊敬。

  對於好鬥的斯拉夫民族而言,這種本質就是投降的協議,誰去主持談判,誰就是罪人,就沒有未來。

  亞歷山大曾第一時間考慮投奔臨時政府,但是隨著米哈伊爾二世穩定了局勢,共俄內部又產生了分歧和混亂,最終還是沒有這麼做。

  雖然他不是一個純粹的人,但是總體上,他還是更希望他的祖國強大下去,這是他考慮臨時政府的出發點。

  米哈伊爾二世登基讓他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一個新的,更加徹底的改革,就如英國或德國一樣的改革。

  ……

  十一月十一日,第聶伯河沿岸,基輔要塞城堡內,激烈的爭論正在進行著。

  點&~為@:塔讀小說app

  “是嗎?那就來呀!俄羅斯帝國從不懼怕戰爭!現在是,未來也是!”

  “俄羅斯帝國還有三百萬陸軍和一支足夠使用的海軍,我們儲存了足夠發起一次進攻的彈藥,如果德國人想試一試,那就來吧!”

  “可是,德國敢嗎?再損失幾十萬人,你們在明年還有能力發起進攻,或者抵禦西線的壓力嗎?”

  馬卡林將外人對斯拉夫蠻子的演繹的淋漓盡致,一副一言不合咱們就同歸於盡的架勢。

  雖然阿爾弗雷德知道馬卡林是在裝腔作勢,但是也不敢直接戳穿重新回到戰場上。

  第一是他不知道俄軍是否還有戰鬥物資,但是人員是擺在那裡的,三百萬大軍,肯定不止這個數。

  第二是,德國確實沒有向俄國發起進攻的打算了,即便耗費力氣擊敗了俄國,也得不到多少好處,浪費的作戰物資還無處補充。

  什麼?在俄國補充?如果有物資,俄國會打的那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