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一十三章 糧食產量

  米哈伊爾二世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俄軍效忠,不是因為他做的有多麼好,而是因為俄軍的物資已經極度匱乏,連飯都快吃不起了,不得不投靠米哈伊爾二世。

  米哈伊爾二世因為英國減少了援助力度,西伯利亞大鐵路被截斷,物資也十分匱乏,但是他有個好處,他在烏克蘭。

  這裡不僅擁有世界上唯有的四塊黑土地之一,還緊鄰黑海——俄羅斯海上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這裡堆積著不少糧食。

  俄羅斯帝國不缺資源,缺的是錢和工業能力,工業能力包括物資調動能力。

  憑藉著儲備的糧食和黑土地的產出,米哈伊爾二世能夠養的起他的軍隊。

  不過由於物資匱乏和意志低下,他們的進攻能力很弱,共俄倒是有意志,但是他們的物資更加匱乏。

  截斷了西伯利亞大鐵路,不代表就擁有物資,這只是條路而已。

  現在俄國的內鬥,從武鬥演變成了對廣大西伯利亞和遠東區的爭取——也就是文鬥。

  這些地方的勢力更加純粹,支持沙俄的和支持共俄的涇渭分明,沒有這麼多利益糾葛。

  而且雙方主力都是純粹的中下層農民、工人、小生產者和士兵,表達支持的方式也十分簡單——幹就完了。

  歐俄還沒打起來,遠東和西伯利亞就打成了一鍋粥,這個城市被共俄支持者佔據,那個城市就被帝俄的擁護者統帥。

  德奧不是沒想過和共俄合作徹底擊敗俄國人,只是暫時力不從心。

  “這樣才有意思嘛。”劉一鳴悠閒的坐在椅子上,輕輕晃悠著紙張。

  不論是俄國內戰還是羅馬尼亞戰敗,對於協約國都算不上好消息,更別說美國當前面臨麻煩,參戰遙遙無期了。

  但是這三個消息對於華夏帝國來說,都是利好消息,這會讓戰爭拖的更久,華夏帝國也能從中謀取更多利益。

  三年多的戰爭,華夏帝國掙了六百多億,這是直接掙的現金,還有約三十四萬平方公里富含石油或者地理位置重要的土地,這些收益還在不斷變大。

  當然,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例如十萬人傷亡,例如由於接受紙幣支付,華夏必須確保協約國能勝利。

  這並不難,如果需要,華夏帝國可以在德國人的防線上打出一條口子——在適當的時間。

  而且華夏用這些錢購買了大量英法的戰爭債券,並用債券作為保證金髮行了大量貨幣。

  債券是會產生利息的,而貨幣的增加加快了國內的發展速度,使華夏帝國即便在戰爭中,也快速的發展著。

  “陛下,秋收的數據已經統計完成了,您要不要看一下。”許輝進門,看到椅在椅子上的劉一鳴,微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