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一十二章 純有感而發

  “現在的美國人,心中已經沒有了正義和使命感了嗎?”威爾遜沉默了片刻,知道自己說錯話了,轉而改變了話題。

  自1907年經濟危機以來,美國已經持續繁榮了十年,因為戰爭原因和英法戰略收縮等原因,近些年美國的發展速度極快。

  經濟發展能掩蓋許多問題,富裕的生活和不斷提升的收入讓美國民眾更加關心自由,對於大政府有著相當厭惡。

  特別是自1861年輝格黨(共和黨前身)執政以來,政府的權利已經不斷擴大了五十多年,在反對者看來,這個速度已經太快了。

  到威爾遜時期,問題已經凸顯,特別是美聯儲出現,政府的權利開始將金融家們納入管制,雙方正在角力。

  (美國建立了三次國家銀行,其中合眾國第一銀行和合眾國第二銀行都失敗了,1913年jp摩根挽救金融危機以後,美國才開始籌備美聯儲。)

  (也正是jp摩根拯救美國金融的行動展現了摩根財團極大的影響力,沒多久就被反托拉斯法案拆分了。)

  政府在這次角力中處於優勢,但是並不明顯,必須得慢慢來,不然一旦引起民眾反對,大政府進程就會停滯,甚至倒退。

  歷史上也是因為超級大蕭條讓民眾吃不上飯了,加上意志堅定的富蘭克林上臺,強制推動了大政府進程,才最終形成大政府。

  有人說大政府小政府有什麼區別?

  區別很簡單,一箇中等大政府國家,其發展速度和綜合國力絕對大於領土面積大的小政府國家。

  從支出對比來看,小政府的財政支出只佔據國家財富總產出的一成左右,大政府能做到三成甚至四成。

  在資本的原始積累時代,小政府能讓資本更輕鬆(更猖狂)的野蠻生長,很快就能出現托拉斯級別的財團,進而拉動經濟上漲和技術提升。

  這是許多中上層階級非常喜歡的政府,因為他們可以過的非常瀟灑且肆無忌憚。

  有一句話說得好:富人的財富不是黃金或者工廠,而是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