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零四章 積雪融化了

  還是那個概念,為了保持馬匹的健康和運載能力,一匹馬一天需要五公斤到六公斤左右的乾草,以及兩到三公斤的豆料。

  泥濘的路面讓運輸馬車在超過五公里的道路時,不得不攜帶兩天的飼料,以及運輸人員的食物,這往往就佔據了馬車運力的十分之一。

  如果距離更遠,平均距離增加五公里,就得多花十分之一的運力在馬匹飼料的補充上。(泥濘道路馬車得輕載,重載走不動。)

  “阿列克謝耶夫,我們沒有足夠的馬車,我的集團軍大多的馬車都要優先保證炮兵的機動能力,剩下的馬車根本裝不了足夠的東西。”集團軍司令尼古拉耶維奇憤怒的撐在桌子上。

  他的集團軍在最北端,距離考納斯足足超過五十公里,好在鐵路有向北延伸,最終需要馬車的地方只有十幾公里,不然的話他永遠得不到補給。

  “我也沒有足夠的馬車,沒有馬車就用馬來運輸,所有的馱馬,所有的戰馬,全部用來馱運物資,哪怕一匹馬只能運輸五枚炮彈,也總比什麼都沒有強。”

  阿列克謝耶夫也十分憤怒。

  按照他的戰前準備,此時的前線應該已經獲得了足夠的物資儲量,以保證能渡過積雪融化的日子。

  只要融雪結束,太陽出來之後,幾天內土地就會幹燥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是他錯了,錯的很離譜,明斯克的物資儲備倉庫中的大部分彈藥確實被保留了下來,但是在沙皇的命令下,其他幾個戰爭中不那麼顯眼的地方被抽離了不少物資。

  尼古拉二世還是有一些頭腦的,他大量抽調的都是如基輔一類的鐵路旁邊的後勤倉庫,等英國人承諾的物資抵達後,可以從摩爾曼斯克的鐵路直接抵達這些倉庫,將送出去的物資補上。

  而且這些倉庫儲存的大量的物資實際上並不是很好,例如質量較低的麵粉,趕工期的武器等等,英國送來的也不一定更好,但是絕對不會比俄國自產的差。

  但是,這些堆積在鐵路旁的物資,是阿列克謝耶夫好不容易集中起來,用於春季攻勢的物資。

  放在後方鐵路沿線,既能保證安全性也能保證快速運輸,還能在奧匈帝國發起攻擊時,就近向附近防守的俄軍提供物資支持。

  結果尼古拉二世招呼都不打就將物資運走了,導致阿列克謝耶夫的後勤出現了混亂。

  而且不是一處出現混亂,而是多處出現混亂,接著是正常運輸物資的列車與緊急調動的列車之間的混亂,進而影響到整個鐵路體系。

  自1915年俄國參戰鐵路停擺後,1918年初俄國鐵路再次停擺,導致前線沒能及時收到足夠的物資,甚至還消耗著前面儲存的物資。

  “讓高貴的戰馬來馱運物資?”阿列克斯抬頭,近乎失聲的大喊。

  阿列克斯是騎兵出身,不是出名的哥薩克騎兵,而是近衛騎兵團,他入伍開始就是一名近衛騎兵團的中尉,是貴族軍官中少數能接受先進軍事理論的近衛騎兵團軍官。

  正因為如此,所有他才明白,用騎兵的戰馬來運輸補給,已經是最後的手段,不然,俄軍能選擇的只有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