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零二章 作死

  “羅馬尼亞人向我們請求了援助,為了維持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我們需要做出表率。”

  就像阿列克謝耶夫想的那樣,尼古拉二世想要加強俄羅斯帝國和羅馬尼亞的關係,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軍事援助。

  不論什麼時候,軍事援助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使用相同口徑的武器,通用的彈藥標準,這是屬於非常牢固的盟友才有的直觀體現。

  一直以來,羅馬尼亞作為與沙俄接壤的國家,深受俄羅斯帝國影響,民間較為親俄。

  如果能援助一批甚至大批武器,進而改變其整個軍工結構,更能加強俄羅斯帝國對羅馬尼亞的控制。

  (羅馬尼亞制式步槍是1893型曼利夏步槍,口徑卻是6.5毫米,奧匈帝國系槍支。)

  “不,陛下,我們現有的武器裝備需要用來進一步拓展勝利果實,然後穩固防線防止德國人的反撲。”

  “德國人一直沒有進行大規模反撲,我們需要防止坦能堡大戰時的悲劇再次發生。”

  阿列克謝耶夫有些著急,說話都口不擇言了。

  “這批軍備並不是就這樣消失了,是提前從俄軍中撥出,英國人支援的軍備已經加緊裝船了,等英國人提供的武器到貨後會第一時間運到前線去。”

  “這個時間不會很長,兩週到一個月之內,武器一定會到貨,不會影響到軍隊的進攻計劃的。”

  “我相信前線的武器儲備應該足夠支撐不止一個月的戰鬥。”

  果然,提到曾經的失敗,尼古拉二世心情一下子就變得不美麗了。

  坦能堡戰役俄軍因為部隊之間脫節,前進的部隊與自身的補給隊伍也出現脫節,最終被德軍抓住機會各個擊破。

  第一和第十兩個精銳的俄軍集團軍在這次戰役中損失殆盡,俄軍一下子損失了數百門大炮和二三十萬精銳士兵。

  也正是這次戰役之後,俄軍在俄德戰線上轉為被動,戰場轉移到俄國境內的波蘭地區,再也沒有主動發起過積極的進攻。

  這種情況一直到最近才出現改變,阿列克謝耶夫的春季攻勢正在拿回坦能堡戰役中俄軍失去的土地。

  所以阿列克謝耶夫不僅舊事重提說了曾經的失敗,還表彰了自己的功勞,對其他人來說沒什麼,但是對於軟弱多疑的尼古拉二世來說,這就像是阿列克謝耶夫故意表現自己的重要性和功勞一樣。

  作為一個封建帝國。俄羅斯帝國的君主立憲是走的德國路線,但是由於起床對於貴族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其權利本質上沒有受到限制。

  不像德國,即便理論上德皇的權利很大,但是能夠制約德皇的勢力還是不少,例如帝國內部各王室,容克貴族資本家等。

  俄羅斯帝國的皇帝擁有強大權利的同時,就不得不變得生性多疑,特別是尼古拉二世在位時,皇儲患有血友病不得不迷信拉斯普京,內部也矛盾重重,俄國日漸削弱,各種因素影響,尼古拉二世變得敏感且多疑。

  這也是他為什麼在得知抗議罷工時會下令血腥鎮壓,而不是先談著搞清楚狀況的原因,他的精神實質上已經不正常了。

  但是也沒病,只是有些不正常而已,就像加班多年的社畜,誰還沒點精神疾病呀?鬱郁症也是。(不是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