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八十九章 俄國人開始動作


                 民主黨的主要支持者是中小商人,工人等,政黨政治下,民主黨就需要給這些人爭取利益,至少表面上如此。

  一戰爆發後,即便有著華夏帝國的分流,美國龐大的產能也爭取到不少訂單,主要是工業和戰爭原料。

  加上金融資本不斷的參與戰爭——提供貸款或者購買債券,美國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從債務國變為債權國。

  由於華夏帝國的投資限制,加上傳統白人社會的認同性,歐洲大量資金因為戰爭從歐洲離開後,選擇前往美國發展,促進了美國加速繁榮。

  龐大的需求加上龐大的資金供應,使工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就業崗位增加,用人需求增加,工人收入上漲,商業進一步繁榮。

  理論上,平民的收入增加後,民主黨應該迎來一段黃金髮展時期,別的不說,在經濟崩盤前應該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即便在龐大的生產需求下資本家獲得了鉅額的利潤,但是沒有資本家會嫌棄利潤太高,他們只會進一步尋求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的空間。

  在這種價值觀的趨勢下,加強龐大的資金流湧入,資本家開始了人為的商品價格上漲。

  而威爾遜政府不僅沒有及時進行調控,反而因為需要大資本的支持,某種程度上開始放任通貨膨脹。

  於是,在這個社會財富快速增加,對外貿易鉅額出超的特殊時代,財富被進一步集中到了資本家手裡,資本家的話語權加重。

  美國參加一戰,有不少美國人都總結過,這個時期的美國金融資本和軍火商的美國。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以洛克菲勒、摩根等為代表的金融資本和以杜邦為首的軍火商通力合作,財富的不斷增長,掌握了大量的生產資料,也就掌握了大量選票。

  對於資本家來說,這個時代的皿煮選票非常的“自由”,洛克菲勒和摩根不止一次組織武裝部隊血腥鎮壓工人罷工,讓工人投票而已,簡簡單單。

  於是,本該屬於工人力量增強的工業大生產時代,話語權卻被共和黨所代表的資本家和精英政治家奪取。

  威爾遜需要幫助民主黨取得中期選舉的勝利,才能在中期選舉後的兩年時間中安穩的渡過,並且將權利過渡給繼承人。

  威爾遜是民主黨人的總統,幫助民主黨就是幫助自己,如果下一任總統還是民主黨人,甚至就是蘭辛,那麼威爾遜就能學習西奧多,保持強大的影響力。

  如果不是……

  川普時代(共和黨總統),奧巴馬(民主黨總統)的影響力幾乎被完全消除。

  而且威爾遜相信,長期孤立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在這場波及全世界的戰爭中,美國必須選擇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身份加入戰爭。

  “就這麼做,蘭辛。”

  “開始進行戰爭宣傳吧。”

  威爾遜將菸斗放在桌子上,雙手交叉。

  “這次戰爭已經威脅到了整個世界的安全,美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能置身事外。”

  “為了正義,美國將在合適的時候加入並結束這場戰爭,這將是一場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