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八十二章 潰敗的英國人


                 德國人在長達一百公里的戰線上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全線進攻”,將英國人搞得手忙腳亂的。

  為什麼“全線進攻”四個字要打引號?因為這是聽取前線幾乎每一個高級軍官的戰況彙報後,黑格得出的結論。

  英國在前線的每一個師長都在向上彙報,稱遭到了德國人的進攻,是的,他們確實遇到了。小說

  不過他們沒說的是,每一個師遭到的進攻強度都不同,大部分師遇到的是遠不如之前幾次會戰時的進攻強度,少數遭到的是從未有過的炮擊烈度。

  由於消息太過雜亂,加上幾乎德國人幾乎是同一時間在一百公里長的戰線上進攻——就和之前的幾次進攻一樣,所以英國人的反應也和之前一樣——向各方向派出支援部隊。

  就這樣,由於錯誤的消息反饋,黑格在開戰之初就派出了手中接近一半的機動力量,作戰理念依舊是和德國人打一場傳統的戰鬥。

  也就是那種你全線進攻,然後重點進攻某一大段防線,我全線防守,重點防守你重點進攻的位置。

  接到德國人在英國人負責防守的區域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消息後,有一個問題困擾著黑格——兵力。

  黑格不知道德國人進攻的規模是怎麼樣的,但是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後,德國人也許能發動一次集團軍群級規模的進攻。

  戰爭進入到第三年,歐洲參戰各國中除了英國其餘都進行了充分動員,任意一個主要參戰國都擁有了數百萬的軍隊,戰鬥規模已經不是1915年開戰之初能比較的。

  英國自己加上各殖民地招募的軍隊,總兵力也超過了六百萬人,加上法國,英法聯軍有上千萬軍隊。

  不過喬治勞合上臺後,英國遠征軍(在法國的英國軍隊)長期得不到人員補充,同時不少部隊被抽調,到1917年末,黑格手下只剩下了一百八十三萬人。

  這一百八十多萬人中,一半的人駐守在一線和二線陣地上,也就是常說的防禦部隊,是不能隨便動的。

  別覺得多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這樣,前線士兵的密度極高,所以才催生出了塹壕戰這種戰術。

  歷史上的魯登道夫攻勢時,德國和協約國在七百公里長的戰線上互相放了兩百個師,是各自兩百個師,平均三點五公里就有一個師。

  所以,黑格放在前線的人不算多,而剩下的人刨除掉後勤、憲兵、防禦後方的必要士兵之後,手中也就剩三四十萬人能進行機動作戰。

  這讓黑格很是擔憂,如果防線出現多處突破,他將面臨手中無兵可用的尷尬領地。

  而這種擔憂,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

  “丹尼爾,你還好嗎?”史蒂夫打了個冷顫,從已經倒塌的塹壕中鑽了出來,看著不遠處被原木和泥土壓著的丹尼爾。

  至於那個新兵彈藥手?在第一次轉移陣地的時候運氣很差,被一發榴彈炮炮彈近距離命中,解體後佈滿整個塹壕。

  啪!

  “醒醒,丹尼爾。”史蒂夫上去就是一巴掌,如果有反應,他會嘗試救他,如果沒有……